明清@文物保护在平遥,明清时期达到巅峰,第二个更是国家一级文物

01
纱阁戏人



明清@文物保护在平遥,明清时期达到巅峰,第二个更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章插图

纱阁戏人俗称纱阁人人,又 简称纱阁,一阁一戏,一戏一场, 犹如小舞台,供人欣赏。明清时期流行于晋中一带。纱阁戏人将扎制、 泥塑、彩绘、剪纸、贴花等工艺完 美融合,人物精致逼真,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是晋剧文化传承的有效 印证。纱阁戏人制作于清代光绪 三十二年(1906),由平遥县城 纸扎店铺六合斋老板许立廷制作, 原有 36 阁,现存 28 阁,每阁一剧, 每剧三至四个戏曲人物,男戏人 身高在 50 厘米上下,女戏人身高 在 48 厘米左右。戏人固定于大小 均等的黑色木质阁子内,每阁通高 77 厘米,宽 83 厘米,深达 44 厘米。阁内均设置匾额、隔断、题壁。纱阁戏人主要用于古代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丧葬礼俗和节日庆典。它 属于传统民间艺术--纸扎作品。其做工之考究,造型之生动,是迄 今所见纸扎工艺品的极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79 年,纱阁戏人收 藏于平遥县博物馆珍品馆内,被专家称为“世界没有的、国内仅存的、规 模最大的民间纸扎工艺品”,是全国馆藏文物收藏中唯一的珍宝。2002 年 11 月它被山西省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11 年 5 月其因制作工艺 复杂、人物生动鲜活,妆饰异彩纷呈,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
02
明“正德二年”款 鎏金释迦佛铜坐像



明清@文物保护在平遥,明清时期达到巅峰,第二个更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章插图

文 / 任春平 图 / 裴东兴
明清时期,诸帝大力推崇藏 传佛教,大兴藏传佛教寺庙,在 皇宫设立造像机构,使藏传佛像 艺术在内地得到了广泛传播,从 而成就了我国古代又一个铸佛塑像的高峰。明代藏传金铜佛像的 兴起推动了整个汉地金铜造像的 发展。平遥县博物馆收藏着一尊明 正德二年(1507)铸造的鎏金释 迦牟尼佛铜坐像,这尊佛像通体 鎏金,通高 1.04 米,结跏趺坐, 肉髻圆隆高凸,额宽颐丰,眉间凸显白毫,眼睑低垂,目光下敛, 俯视芸芸众生,嘴角上翘,面含 笑意,双耳垂肩,仪态端庄,身 披圆领袈裟,衣质厚重写实,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整尊佛像形体硕大,造 型端庄严整,铜胎厚重敦实,比例匀称合度。佛像背面刻有楷书三行:大 明国山西汾州府平遥县达蒲村洪济寺;洪济寺造铜释迦佛加舍阿难;正德 二年四月初一吉日造。此尊明“正德二年”款鎏金释迦佛铜坐像,2019年被山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03
清代防伪汇票纸



明清@文物保护在平遥,明清时期达到巅峰,第二个更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章插图

文 / 成爱爱 图 / 裴东兴
票号是创办于清道光初年,从事存放款、汇兑业务活动的私人金融机构。历史证明,票号能够获取巨额利润,称雄商界,主要靠的就是其汇兑业务, 而汇票作为汇兑业务的载体,其中承载了大量的信息,那么防伪就显得尤 为重要。说到防伪,且不说印章、笔迹、密押防伪层层加密,单单空白汇 票纸就已加密了。票号博物馆就收藏着 一张珍贵的清代空白汇票纸。该空白汇票纸长 46 厘米,宽 25.8 厘米 ,四角楷书水印“日 升昌记”四字,建馆初期由城 内长升源黄酒铺传承人郭怀仁 老先生捐赠。2004 年 8 月 7 日由山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三级藏品。 汇票纸选用上好的宣纸制成。据相关资料,票号商人制作汇票纸不惜 工本,他们用上好的青檀皮、蚕丝等原材料作纸浆,并雇佣能工巧匠巧妙 地通过纸浆的密度变化将“日升昌记”四个字暗藏在汇票纸的四个角上。平放着时看不见,只有将汇票纸对着强光才能看到。小小的汇票纸反映了 票号精英的智慧及当时精湛的水印造纸工艺。票号的汇票纸一般呈折纸形式使用,分四个折面。写好的汇票要在金额、 利息等重要内容上加盖不同图案的印章,书写汇票的字迹、使用的印章在 票号都有严格的要求。加密的汇票纸与以上防伪措施相结合,形成多保险, 确保票号业务顺利运转。票商凭借着智慧、勇气和一纸汇票,不仅卸下了几千年来现银运 送的沉重负担,而且还创造了“汇通天下”的奇迹。一张小小的汇票,凝 聚着几代票商的心血与智慧。正是这小小的汇票,开创了现代金融业 的先河;也是这小小的汇票,见证了票号百年的沧桑与兴衰;还是这张小 小的汇票,造就了晋商称雄商界气吞海内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