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再芬#宜城安庆的“诗和远方”( 二 )


一出戏:听啭一声莺语罢,直教欢喜极人天
暮色慢慢降临,便可以徒步来到再芬黄梅公馆听一曲黄梅戏。安庆素有中国“黄梅戏乡”之称。而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我国五大剧种。清乾隆年间,发源于皖鄂交界处的采茶调传至安庆后,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经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黄梅戏,淳朴流畅的唱腔、清新明快的曲调,谁都会哼唱几句。
韩再芬#宜城安庆的“诗和远方”
文章插图

安庆再芬黄梅公馆戏曲演出。范梦琪摄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女驸马迈着轻盈的步子,踩着欢快的音乐,娇羞唱出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丹唇一启便获台下无数喝彩。这段韩再芬表演的黄梅戏《女驸马》家喻户晓,黄梅戏的优美唱腔也被全国人民所喜爱。
从严凤英的《天仙配》到韩再芬的《女驸马》,国内外的观众,也认识并接受了黄梅戏,使黄梅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剧种,被外国友人誉为 "中国的乡村音乐 "。夜幕重重,伴着悠扬的黄梅戏进入梦乡,岂不美哉?
一条巷:六尺小巷方寸地,礼让之风万丈长
早上起床,沿着江边吹一吹江风,晨跑的、打太极的、跳舞的……江边生活气息满满。这时,顺着江边来到安庆城内的大南门包子店,这里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牛肉包子,馅大,皮薄,两面煎得金黄,咬一口,也辣也鲜也香也烫的“大南门”味,便直溢进心中,梦里千回,返安庆,到大南门,就是为了一吃。
吃完早饭,驱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抵达闻名全国的桐城六尺巷。"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讲的便是闻名遐迩的“流芳”宰相张英廉检礼让的故事,站在六尺巷巷中,一股思古怀今的心情油然而生。
韩再芬#宜城安庆的“诗和远方”
文章插图

桐城六尺巷。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而这六尺巷就位于“桐城派”故乡、有着“中国文都”之誉的安徽省桐城市。静谧的巷子坐落于桐城城区西南一隅。现今所见的六尺巷风貌为1999年桐城市政府在原遗址复扩建而来,巷道全长100余米、宽2米,地面全以鹅卵石铺就。巷南原为宰相府,巷北原为吴氏宅。穿行巷道而过,还可看见诗画照壁、诗山、曲廊、围墙及“懿德流芳”“礼让”两牌坊等景点。
从小小的六尺巷出来后,孔城老街必得去看一看。孔城老街位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孔城镇,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至民国时期孔城老街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路商埠,商品贸易辐射赣、鄂、苏等省。孔城老街全长2.2公里,沿途分为十甲,整条街呈“S”形,南北走向,一条主街,一条横街,街宽4米左右,另有七巷十三弄,街、巷、弄均由长条麻石铺成。
伴着日落,漫步在老街内,细细的品味一番古城韵味。古城建造典雅,曲折回旋,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城中保存完或经修复的古建筑有:宏伟壮观,体现桐城文化特色的“桐城文庙”;飞檐翘角,体现明清建筑特色的“东南二老街”;造型精美,具有江南风韵的“告春及轩”;五垛四孔,横跨龙眠河上的“紫来桥”;幽静肃穆,仿佛置身仙境的“静土莲社”;千年不涸,富有传奇色彩的“仙姑井”等等。
一天的游玩结束后,便已饥肠辘辘,小城里处处飘香,不自觉就被桐城大关水碗吸引住,大关水碗肉圆、鱼圆、藕粉圆、萝卜圆、山粉圆、糯米圆俱全,香、粘、甜、鲜、滑、嫩兼而有之,水碗因水而生,独到之处也在汤水,汤菜成败优劣全靠鲜汤提味,鲜香味醇,一扫旅游疲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