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程砚秋与银行家的莫逆之交

文│潘连贵
“砚秋先生不但是一代戏剧艺术的大宗师 , 且文学造诣很深 , 诗词歌赋 , 琴棋书画 , 都有独到之处 。 ”
——资耀华
程砚秋|“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程砚秋与银行家的莫逆之交
本文图片

民国初年四大名旦 , 后排左起:尚小云 , 梅兰芳 , 荀慧生 , 前排:程砚秋
【程砚秋|“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程砚秋与银行家的莫逆之交】程砚秋(1904年-1958年)原名承麟 ,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之一 。 他1919年拜梅兰芳为师 , 又得到梨园界“通天教主”王瑶卿的指导 , 不久即独树一帜 , 开宗立派 。 程砚秋在演唱和表演方面勇于革新 , 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 程派的艺术成就极高 , 特别是脍炙人口的“程腔” , 声情并茂 , 优美动听 , 亢坠自如 , 荡气回肠 , 具有慑人的力量感 , 被公认为旦行中的最高水平 。 时人评曰:“程腔出世 , 独步菊坛” 。 程砚秋的主要代表剧目有《红拂传》《鸳鸯家》《金锁记》(亦名《六月雪》)《文姬归汉》《梅妃》、《荒山泪》《春闰梦》《锁麟囊》和《英台抗婚》 。 在程砚秋的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上 , 有几位银行家与他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
程砚秋与银行家的交往 , 应从他同张公权的特殊关系说起 。 张公权即张嘉璈 , 1916年5月 , 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的他劝说经理宋汉章组织股东联合会 , 公然反对北洋政府的停兑令 , 被誉为“有胆识有谋略的银行家” 。 这位著名银行家与程砚秋结下了不解之缘 , 甚至可说是拯救了程砚秋的艺术生涯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程砚秋出身贫寒 , 6岁拜脾气暴烈的荣蝶仙为师 , 卖身学艺 , 11岁登台演出 , 边学边唱边挨打骂 。 封建师徒制度的桎梏 , 使程不得不拼命演戏 , 以致过度劳累而过早倒仓 , 这是他童年时代最惨痛的一页 。 1917年 , 荣蝶仙为了赚钱 , 接了上海戏院的包银 , 如果年方13岁的程砚秋被逼再去唱戏 , 嗓子就会彻底毁掉 。
程砚秋|“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程砚秋与银行家的莫逆之交
本文图片

程砚秋16岁时与罗瘿公合影
有古侠之风的大名士罗瘿公是康有为的弟子 , 与陈千秋、梁启超同列高第 。 这位伯乐经常看堂会戏 , 初次观看程砚秋演出便慧眼识珠 , 决定承担全部教诲、扶植程的责任 。 在得悉程砚秋要到上海演出 , 他救难解危 , 立即托人找荣蝶仙谈判 , 愿意凑钱将程砚秋从荣家赎身 。 这年7月 , 正好张公权离沪返京 , 任中国银行副总裁 。 罗瘿公原在总统府任秘书 , 与张交好 , 遂向张商借大洋700元 , 提前解除了程砚秋在荣家所立的字据 , 从而挽救了一颗新星的艺术生命 。 过了几天 , 程砚秋抱着个小包袱 , 跟着罗瘿公离开荣家 。 这一刻 , 程砚秋犹如枯木逢春 , 他自由了!事成之后 , 罗瘿公带领程砚秋到张府当面道谢 , 从此程砚秋与张公权交往不绝 。 程砚秋脱离苦海 , 功劳固然首推罗瘿公 , 而张公权怜才仗义 , 及时解囊 , 亦有知遇之恩 。
程砚秋|“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程砚秋与银行家的莫逆之交
本文图片

程砚秋剧照
罗瘿公辞世后 , 陈叔通可谓是对程砚秋在政治思想上影响最大的人物 。 程砚秋与陈叔通的交往始于1922年 。 这年程砚秋首次闯荡上海滩 , 独立挑班即一炮打红 , 誉满申城 。 经罗瘿公介绍 , 时年18岁的程砚秋与陈叔通成为忘年交 。 此后几十年中 , 两人书信不断 , 并有不少唱和诗画传世 。 陈叔通的民主思想开阔了程砚秋的视野 , 举凡为人、演剧诸事 , 程大抵求教于陈叔通 。 陈叔通对程砚秋批评多于褒扬 , 程则虚心接纳 , 从善如流 , 堪称“莫逆” , 抗日战争时期 , 程砚秋隐居京郊青龙桥荷锄务农 , 坚持不为敌伪演出 , 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 这与梅兰芳在沪辍演 , 蓄须明志 , 南北遥相辉映 。 程砚秋德艺双馨 , 在菊坛有“义伶”之誉 。 陈叔通说过 , 像程砚秋这样的至交“在尘世中不可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