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1、网络谣言对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干扰 。
目前的移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我国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急剧增加,目前手机网络用户已达4.5亿人,通过手机上微博、微信的用户分别达4亿人、3亿人,几乎每一个人均可通过移动网络而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 。
这些网民的众多声音、意见建议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舆论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原有的网络生态已经被完全打破,我们之前习惯用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区分现实与网络,将网络作为虚拟社会 。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之间的差异性已经逐步被打破,在当前网络技术更为发达的状态下,网络事件引发现实社会中的实体事件,网络中的一个不负责任的谣言,非常容易成为社会恐慌的爆发点,对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
2、网络谣言不断摧毁社会信任体系 。
网络谣言偏好于社会上的负面信息 ,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信息更加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瞬间被大量转载,对事情的真相进行瓦解 。
所以 , 往往发生这样的事情,网络谣言通常被社会公众误认为就是事情的真相而被广泛传播,后来即便政府或者相关机构、个人出来澄清 , 但澄清之后的事实无法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 许多民众的头脑中始终记忆的是“谣言”而非事实的真相 。
网络谣言通过瓦解事实真相的方式,对社会信任体系产生摧毁性的巨大负面作用 , 一些社会的阴暗面被无限制地放大、扩散,从而不断导致矛盾的激化,甚至无中生有进行恶意的攻击,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极大的威胁,让民众对政府和社会丧失信心 。
3、网络谣言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
一个网络谣言一旦传出,大部分网民甚至新闻媒介人士都还没有形成对信息来源进行核实的意识和习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状况下就会相信网络谣言 , 并且将这些网络谣言作为判断事实和对相关事物进行批评的依据,甚至还有媒体采访人员将网络谣言作为撰写评论的“论据” 。
网民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不需要像传统媒体一样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 , 导致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无法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政府形象受到极大损害 。
网络谣言也并非空穴来风 , 其可能有着一定的诱发事件 , 但更多的是由于人们有组织和预谋地进行的,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网络谣言信息的产业化 。
![网络谣言的危害_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http://img.ningxialong.com/231113/20500R958-0.jpg)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网络谣言的预防与治理对策:
1、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意识与能力 。
目前 , 网络上的谣言一经发布,许多谣言的接受者缺乏对信息的辨别意识,“自然地”、“想当然地”相信谣言,认为谣言就是事实、就是真相 , 公民对网络信息缺乏辨别意识、辨别能力 , 是网络谣言得以迅速滋生蔓延的重要因素 。
2、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主导功能 。
治理网络谣言,政府要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只有如此,才能让谣言及时得到澄清,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之下运行,促使行政机关和社会民众间保持信息的对称,提升政府公信力,避免网络谣言给政府形象造成侵害,避免网络谣言产生更大的社会危害 。
3、切实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 。
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 , 必须通过法律途径对网络谣言进行有效的规制,实现“依法治谣”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及其防治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国互联网上发生越来越多的谎言、谣言传播事件,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也严重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引起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业界的公愤 。网络上谣言的泛滥 , 危害是很大的 , 谣言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无法预知、无法挽回的后果 。
传播网络谣言会危害国家的安定,搅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造谣有强烈地震、宣扬世界末日论,或有恐怖讯息等等
解决互联网谣言问题,首要强调的是责任意识 。不管是舆论的发起者还是网站的管理者,甚至围观的网民朋友们,都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各自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维护好网络秩序,不能让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甚至危害大多数人 。网民朋友们应多加以理性的分析,能够正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 , 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保持理性,就能有效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力和免疫力,这也就可以让大家免受到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 。
网络谣言的危害有哪些?4月1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举行通气会 , 邀请农业部、国家卫计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网信办、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和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平台从业人员,就如何“多方联动,有效治理食品谣言”展开座谈 。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的处罚、追责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谣言无处遁形 。
有意编造,别有用心 。造谣者罔顾事实,凭空捏造所谓真相,甚至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证据”,以谋取不正当利益 。如今年2月 , 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视频中有人称几个福建晋江企业产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并表示紫菜嚼不烂,劝诫网友“别吃了” , 引发一轮“塑料紫菜”风波 。
![网络谣言的危害_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0ff41bd5ad6eddc4e3579ac333dbb6fd52663351.jpg)
文章插图
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1、网络谣言对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干扰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之间的差异性已经逐步被打破,网络中的一个不负责任的谣言,非常容易成为社会恐慌的爆发点 , 对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
2、网络谣言不断摧毁社会信任体系 。网络谣言偏好于社会上的负面信息,负面信息更加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瞬间被大量转载 , 对事情的真相进行瓦解 。而且,此类谣言能够引起社会公众更为广泛的关注,最终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
3、网络谣言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网民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不需要像传统媒体一样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导致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无法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政府形象受到极大损害 。
![网络谣言的危害_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http://img.ningxialong.com/231113/20500Q396-2.jpg)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预防网络谣言的措施:
1、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意识与能力 。要注重培养网民的法律思维方式 ,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网络虽然属于虚拟社会,但是能够对社会现实产生巨大影响,公民在网络上的行为也必须依法进行、接受法律监督,自觉抵制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
2、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主导功能 。要及时、准确地将事实的真相公之于众,以行政机关发布的权威性、科学性信息辟谣 。相关行政机关对网络谣言的反击必须迅速、准确、针锋相对,在产生网络谣言之时要及时准确发布信息进行谣言公关 。
3、切实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 。对网络谣言进行行政法规制,必须依法进行,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大行政法对网络谣言的规制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及其防治网络谣言的危害网上谣言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网络谣言颠覆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使事情真假难辨,甚至黑白颠倒 , 进而给网民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乱 。本来,雷锋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位爱憎分明、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的道德楷模,但“立二拆四”及“秦火火”却在网上散布“雷锋1959年为自己添置的皮夹克、毛料裤、黑皮鞋等全套高档行头,皮夹克、毛料裤、皮鞋加起来当时在90元左右,而当时雷锋一个月才6元钱”等谣言,故意损害雷锋的形象 , 使未经历过雷锋年代的年轻人不置可否 。
网络谣言也对网络低俗文化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互联网上的乱象之一就是低俗恶毒文化流行 , 著名的如干露露事件、凤姐事件等,尔玛公司及其骨干员工就是干露露事件、凤姐事件的网络推手 。网络谣言严重侵害公民切身利益 。尔玛公司常常把著名军事专家、资深媒体采访人员、社会名人和一些普通群众作为攻击的对象,无中生有编造故事 , 恶意造谣中伤,使他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网络谣言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公共秩序 , 败坏社会风气,给社会稳定造成直接危害 。诸如,“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响水县“爆炸谣言”引发大逃亡,日本地震后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而个别别有用心者更是通过制造传播谣言丑化党和政府形象,歪曲事实,怂恿不明真相的群众,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
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网民数量目前已达5.1亿,103家微博客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个,比较活跃的用户账号超过1.4亿个 。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 , 网络空间俨然已经成为现实社会之外的另一个“小社会” 。因此,管好这个“小社会”势在必行 。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 , 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 , 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
网络推手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商业利益的驱动 , 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
![网络谣言的危害_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http://img.ningxialong.com/231113/20500QO1-3.jpg)
文章插图
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网络谣言对学生危害的具体事例:
1、2011年8月,该网站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征收若干问题规定的公告》,即所谓的《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7号公告》,被国内多家媒体解读、转载和放大 。上海警方以伪造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国家文件罪拘留了一名行政官员15天 。
2、2011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本科生皮xx以“我很热,重庆的ci事件真的发生了”为题,在百度的转发栏上发帖 , 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回复 。由于没有证据证明皮是故意的,警方拘留了他三天 。
![网络谣言的危害_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http://img.ningxialong.com/231113/20500TI4-4.jpg)
文章插图
3、2011年11月11日,有人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中传播消息:新疆艾滋病患者通过滴血食品传播病毒,很多人感染了艾滋病 。这一消息一度引起公众恐慌 。一些捏造、编造、散布谣言的人被治安拘留 。
【网络谣言的危害_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
4、2012年2月21日,一位名叫“mido hemp”的网友发布了“今天的疫苗接种,医生说252家医院被封了,还有非典变异病毒 , 真是吓人”,在网上迅速传播 。保定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查处一起传播非典谣言案 。涉案人员、网站经营者刘某被劳动教养两年 。
5、2012年3月以来,有人在网上捏造、恶意散布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北京警方拘留了6名在网上编造谣言的人 。16家散布谣言、忽视管理的网站被关闭 。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网络谣言
- 网络购物发展现状_网购平台的商品评价系统现状!
-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_网络的利与弊辩论赛 反方提问
- 始终的近义词是什么 始终的出处
- 利息计入什么科目 利息计入的科目是什么
- 指甲的正确读音 指甲的意思
- 流水无情的上一句是什么 流水无情的上一句说什么
- 周围近义词是什么 周围的近义词介绍
- 酝酿的近义词是什么 酝酿有什么意思
- 钣金修复是什么意思 钣金修复的意思
- 难的近义词是什么 难的含义与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