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用来比喻_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近...

舍本逐末来比喻什么舍本逐末 ( shě běn zhú mò )
一天,齐王派出了一个使者,要他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 。但他早已听说 , 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 。他想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欢喜 。她一欢喜,说不定会回赐一件什么贵重的小礼品 。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 。
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京都邯郸 。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十分美丽 。是啊,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说过了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没有见过 。因此,一路上盘算着,待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郸,饱饱眼福 。
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
果然,赵威后不负贤名 。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鲜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那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 , 在等候了 。她一身的正气 , 满脸的慈祥 。
礼仪过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问候赵威后的亲笔信,递给了赵威后 。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 , 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 。”齐王使者答 。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
“好 。”齐王使者答 。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 。”齐王使者答 。
随着赵威后的问候,该如何回答,齐王使者都回答过了 。可齐王使者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他是直率的人,心中有啥 , 便会说啥 。再说 , 见赵威后是那样的慈祥与宽厚,于是,他问道:
“尊贵的威后,吾奉吾王旨意 , 专程向你来问安 。照说,你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 。可你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 。你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摆在了后头呢?”
赵威后微微地笑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 。我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的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
齐王使者:“什么道理?”
赵威后:“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同样,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 。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
使者顿时张口结舌了 。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一没有去观光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二没有去踏看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也没有去游览那巍峨的丛台和热闹的市桥,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 。他觉得,赵威后的那不是“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珍贵,都沉重……
比喻贪小失大舍近求远
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成语有哪些?1、【成语】: 买椟还珠
【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释】: 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举例造句】: 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 。买椟还珠 , 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