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手抄报_帮我搜索我爱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手抄报

语言文字手抄报资料1.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2. 说普通话四海同音,写规范字九州一体!
3.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4.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5. 说好普通话 , 方便你我他!
6. 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 , 让社会更温馨!
7.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 , 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8. 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会东西南北情!
9. 普通话 , 使你我靠得更近!
10.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11. 面向现代化 , 推广普通话!
12.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万里晴空 , 壮丽山河 , 赤旗飘扬 。
看九州方圆 , 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
今朝如此辉煌 , 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
忆峥嵘岁月 , 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
有关国庆节的诗歌二: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有关国庆节的诗歌三: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
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 。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 。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 。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 。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 , 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
1949年9月27日 , 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
国歌的诞生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 。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 。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 。周恩来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聂耳(1912-1935年)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 。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影片《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 , 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 , 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 。田汉在写完这部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派逮捕,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 。聂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 , 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 。歌曲随电影的放映 , 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
“文革”中,由于田汉被打倒,歌词不让唱了,《国歌》只能由乐队演奏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新词 。改定国歌歌词后 , 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来的歌词 。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 , 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
手抄报内容,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急用!一、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 , 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 。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 , 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 。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 。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 。韵书的出现 , "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 。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 ,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 。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 。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
二、普通话等于北京话吗?
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 , 比如可以说"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这就是把普通话跟北京话当成一回事 。其实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普通话与方言》这个相声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话同北京话的区别 。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 。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的语音、词语来说话 , 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北京人的土词、土语 。怎样分辨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普通广播、电视,多听普通话教学录音、录像带 , 学说标准的普通话 。
三、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说好普通话 , 方便你我他
(18)说普通话 , 从我做起(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 , 时尚的追求
(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 , 让社会更温馨
(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 , 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心相印 , 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规范使用国家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 。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 。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 , 拟定了一份简章 , 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 。”“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 , 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 ,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 , 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 , 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 。其中 , “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
三年级语言文字规范字的手抄报内容1、语以规而论事,言以范而律人 。
2、语言因文明而优美 , 字体因规范而漂亮 。
3、语言文明走遍天下,文字规范通向世界 。
4、语言文明消除误解 , 文字规范增进沟通 。
5、优美言辞造优美环境 , 文明用语创文明社会 。
6、用字要规范,不能倒着办;街上错别字,我来改一改 。
7、用您的字突出您的素质,用您的话扬出您的风采 。
8、以恭敬之心对待文字 , 以规范之语写作文章 。
9、一字一句显文明 一言一行现真情 。
10、一字一句普通话,字字句句绘中华 。
11、一字一句普通话,一笔一划方块字,千言万语绘中华 。
12、一字一画皆有情,一言一语传文明 。
13、一平一仄 , 华夏之音;一横一竖 , 九州之形 。
14、一撇一捺,书写华夏气节;字正腔圆 , 述说炎黄情怀 。
15、炎黄龙文,横竖撇捺,规范书写
手抄报《推广普通话》内容50个字左右手抄报《推广普通话》内容可以写普通话的意义,还可以举例子来说明学好普通话对于人们正常交流的重要性,再写普通话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重要性 。
正文:
【语言文字手抄报_帮我搜索我爱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手抄报】普通话是我国通用的语言,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 。有人认为会不会说普通话无所谓,那就大错特错了 。要是不会说普通话 , 就有可能语言不通,又怎么能同别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呢?

语言文字手抄报_帮我搜索我爱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手抄报

文章插图
我就见过这样的事情:一个爷爷迷路了,可是不会说普通话,连找几个人问路,别人都不知道他讲什么,连讲带比划 , 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不会说普通话,就连最简单的问路都不能,所以 , 学会说普通话很重要 。
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种类似的事 。记得我刚从农村来到长沙上一年级的时候 , 还不会说普通话,不敢跟同学们说话 , 也就没有人和我交朋友 , 我心里很难过 。后来经过学习,我慢慢地学会了说普通话,也愿意与同学们讲话了,交了很多朋友,人也变得开朗了 。
可能还有人和以前的我一样,有着这样的困扰 。如果不会说普通话,跟别人交流就会不方便,就像一个农村人到城里找工作,不会说普通话,就不能跟老板正常交流,如同“鸡同鸭讲”,怎么能找到好工作呢?所以,学会说普通话很重要 。
怎样才能说好普通话呢?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把每个字的发音都读标准,然后说句子 。其次,绕口令是一个学说普通话的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多练习说绕口令 。
最后,要让更多的人学会说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 不仅要在学校说,还要在家里说,做到人人说、时时说、处处说 。
我国有56个民族 , 各种语种、方言很多,如果没有一种通用的语言 , 各民族间、不同方言间就不能有效交流,国家也将会是一盘散沙,民族不能兴旺 。所以,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家兴旺,大家应该都来学说普通话、推广普及普通话 。帮我搜索我爱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手抄报“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 五十六组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是?。∥颐抢氩豢婀?。
为什么人们总是把祖国比作母亲?有人说:“祖国用她那江河的乳汁喂养了我们 。”有人说:“祖国用她那宽广的胸怀抱大了我们 。”这当然都是对的 。因为无论其他的什么词汇,都表达不出我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 而只有“母亲”这个词才能表达我们对祖国最忠诚、最纯洁、最真挚、最深厚、最伟大的感情.
是?。?祖国——母亲,母亲——祖国 , 就是这样紧密相连,连成了一体 。
朋友 , 当你聆听孩子歌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 , 你可能感觉到母亲对孩子的重要;当你欣赏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时,你可能体会到家庭在你心目中的位置 。可是朋友,当你听到殷秀梅的《祖国啊,我永远热爱您》的时候你可曾掂量过祖国在你心中的分量?又可曾想过如何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