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爱的教育》读书汇报心得体会600字看到这个书名,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含义?带着这个问题,我跟着一名小学生安利柯去探索答案 。
《爱的教育》采用了写日记的方式,把一位名叫安利柯小男孩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写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都洋溢了他对祖国、父母、长辈、老师和朋友真挚的感情 。虽然书中没有用上任何夸张式的宣传,诗歌般的赞美,但是却用上了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把天底下孩子们的喜悦、烦恼、悲伤、痛苦和父母亲的丝丝教诲都娓娓诉说着,使得文章更加真实感人 。
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对爱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
爱,就像空气,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身边 , 但它也因其无影无形而被我们一一忽略 。但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 。例如父母的爱吧,不用说他们为了我们在外面日夜奔波,单是临睡前对孩子温柔地说声晚安,都是他们对我们深深的爱 。当我们陷进困境时,没有人支持,是父母的爱 , 使我们勇敢地战胜困难 。读了《爱的教育》,我认识到了父母那一颗关爱子女的心 。安利柯都有一本与父母共同分享的日记本,可是现在许多小学生的日记本上都弄了一把切断小学生与父母之间心灵沟通的小锁!作文
爱的种类有很多,有老师的爱,有亲人的爱 , 有长辈的爱……这些爱都给予了我们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更加坚强的走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 。
可是,有些同学却不理解这些爱,把父母的爱当作了烦人的唠叨 , 把老师的爱当做讨厌的教棍,把长辈的爱当做理所应当的需要……爱,无处不在 , 但这个世界里,真实的爱并不多 。有多少人会如此关心你、照顾你呢?作文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爱,爱很难看到,很难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作为幸福的拥有者,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 报答父母、长辈、老师,关爱更多的人 , 让爱永远地传递下去!
3. 阅读《论语》,并结合《论语》中孔子的某个话题...【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 , 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 。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 。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 , 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 。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 。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 , 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 。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二)因材施教 , 循循善诱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 。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 。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 。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 。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 ,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 。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 , 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
(三)善于启发,触类旁通 。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 。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所以说 , 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 。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 。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 , 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 。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 。一部《论语》 , 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 。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 。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 。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 。因此 , 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 。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 。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 , 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 。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 , 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 。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 。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 。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 , 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
(五)联系实际,评人评事 。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 , 以及他自己的弟子 。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 。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 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 , 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 。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 。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 。今天 , 联系实际 , 评人评事 , 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 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 , 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 , 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 。读后受益无穷 。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
- 读散步有感_少儿读物《春风带我去散步》读后感
- 读懂身边的爱_读懂身边的爱800字
-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_恰同学少年读后感正标题怎么起
- 读怀念母亲有感_怀念母亲,读后感400字以上急
- 读富兰克林自传有感_谁有《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的英文读后感
- 读学弈有感_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读后感300字
- 读好书心得体会_读书心得体会的文章有哪些?
-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_学习《国学经典导论》的心得与体会
- 读后感论文怎么写_关于读后感的论文
- 读后感要怎么写_读后感怎么写?格式是怎么样的?哪些需要详写,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