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写的古诗词有哪些?《晨登衡岳祝融峰》
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 。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 。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
《道吾山》
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夕阳悬高树 , 薄暮入青峰 。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
《冬夜》
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班马肃清霜,严城暮色凉 。
镫青一电瞬,剑碧两龙长 。
调角急如语,寒星动有芒 。
遥怜诸将士 , 雪夜戍氐羌 。
《桂花五律》
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 。
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
香满随云散,人归趁月明 。
谁知小山意,惆怅遍江城!
《河梁吟》
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沙漠多雄风,四顾浩茫茫 。
落日下平地 , 萧萧人影长 。
抚剑起巡酒,悲歌慨以慷 。
束发远行游,转战在四方 。
天地苟不毁,离合会有常 。
车尘灭远道 , 道远安可忘 。
《江行》
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野犬吠丛?。盍种写?。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
《角声》
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 。
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 。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
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
谭嗣同的《绝命诗》全文?谭嗣同《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赏释:审一首绝命诗 。戊戌政变失败后,许多人劝谭嗣同到日本去避难,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后被杀 。他死得很壮烈 , 所以这绝命诗也极壮烈 。“横刀向天笑”,确有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气概 。“肝胆两昆仑”指肝胆相照的两位朋友,一般人认为指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二人 。诗句对爱国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
谭嗣同绝命诗是什么?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文章插图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宣布变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 。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 。他说:“各国变法 , 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 , 请自嗣同始 。”
诗的前两句 , 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 , 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 。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
谭嗣同(1865.3.10-1898.9.28) , 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 , 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 , 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谭嗣同临死前的那句话原话是什么临终时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 。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 , 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9月28日,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 。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 。他神色不变 , 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当康梁逃亡时他曾表示:“不有行者 ,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菜市口被砍头时,高呼,死何所惧!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谭嗣同(1865.3.10—1898.9.28) , 男 , 字复生 , 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 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 , 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
谭嗣同代表著有:《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谭嗣同的浏阳故居 , 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区北正南路98号,始建于明末清初 , 主体原占地21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762平方米,通高8米,大小房舍24间 , 南北朝向,全木结构,工艺精美,古朴庄重,系典型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风格 。
【谭嗣同的诗_谭嗣同临死前吟诵的诗】故居原为周姓房产,后由谭嗣同的祖父谭学琴买下 。1859年(咸丰九年),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中进士,官至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 , 因其官阶显赫,奉旨命名其宅为“大夫第官邸”,因此谭嗣同故居又简称“大夫第” 。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谭嗣同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4月,故居被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谭嗣同梁启超到底改过谭嗣同的诗么康有为在英国人的保护下逃到了香港 , 梁启超也在日本人的保护下来到了日本 。谭嗣同则拒绝了出逃的建议,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 今中国未闻有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倡也 。有之,请从嗣同始 。”他决心为变法而献身 。在监狱中 , 谭嗣同的那首《狱中题壁诗》更是传诵至今,妇孺皆知 。然而根据历史学家黄彰健的考证 , 这首诗是梁启超的伪作 。首先怀疑梁启超伪造谭嗣同血诗的是王照 。王照,戊戌变法前的吏部侍郎 。变法开始以后,屡次上述陈述新政,为光绪所重用,变法开始一个月后,被赏三品衔,以四品京堂候补 。戊戌政变以后,王照也被抄家查办 , 王照因此也逃到了日本 。在日本,王照住的地方和康有为仅一墙之隔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 王照经常听到康梁两个的议论,伪造戊戌变法的历史,其中就包括私改血书的事件 。今人黄彰健先生的考证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首流传甚广的血诗,的确是有梁启超提供并首先在日本流行起来的 。据梁启超说,这首诗还被日本人谱成乐曲,广为传唱: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么一首好诗,怎么可能是伪造的呢?原来的又是怎么样的呢? 黄彰健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 。历史学家的伟大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历史是不会被隐蔽的 , 事实永远是事实,他可以遮蔽一时 , 但是乌云终究是要散去的,历史真实的面目终究是要恢复的 。他经过一番周折,真的找到了原诗 。从表面上看,原诗和伪造的差不多,似乎伪造是多此一举 , 原诗是: 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第一句:“望门投趾思张俭”被改成“望门投宿思张俭” 。张俭是后汉书中的人物 。张俭因为畏罪而逃跑 , 但是他的亲友因此而受到株连,有十几个人被杀,家乡也被毁掉 。意即:今天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我不会向张俭一样逃跑而连累了亲友 。改动两个字,但是意思没变 。第二句:“直谏陈书愧杜根”被改成“忍死须臾待杜根” 。杜根也是后汉书中的人物 。东汉宣帝时,杜根认为安帝已经长大,可以亲政了,便向太后上书请其还政 。太后则把他抓起来给杀了 。谭嗣同在这里是说,他虽然没有向太后上书,请其归政,有愧于杜根 。梁启超改过的诗,仍无碍诗义 。第三句:“手掷欧刀仰天笑”被改成“我自横刀向天笑”欧刀在古代是行刑的时候用的刀 。原诗是说,戊戌政变前,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式,既不应该张俭那样溜之大吉,也不应该向杜根一样直谏,必须要诉诸武力 。但是现在我们策划的武装反抗并没有成功,我谭嗣同也视死如归,没什么好说的了 。但是梁启超改过的诗把意思全部改变了 。以政变后的“横刀”的被动性来改变政变前“掷刀”的主动性,没有了武装夺权的意向 。这其实正是康梁的目的所在 。他们从来不愿意承认武装夺权的行动,而谭嗣同的这句诗却把这一行动赤裸裸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第四句:“留将公罪后人论”被改成“去留肝胆两昆仑” 。在清朝刑律里有“文武官犯公罪”的条款,是指因公事失错致罪,但是不至于谋反 。在谭嗣同看来,维新派人士在那种情况下 , 武装夺权,迫不得已 。光绪的密诏让他们不要违背太后,但是康有为并没有执行,相反却想围攻颐和园 。谭嗣同认为这样的做法即使有错 , 也是公罪,是非得失,还是留给后人去讨论了 。谭嗣同是诗更加的坦白,但是对于康梁来说,公罪也是罪,谭嗣同竟然承认自己有罪,这句是非改不可了 。这句改了之后也更加豪迈,也是全诗中最为精彩的一笔 。戊戌政变过去已经一百多年了 , 而这首流传颇广的狱诗又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 。历史是不会被人玩弄的,它终究是要向世人展现它本来的面目 。来源于:百度 。。
谭嗣同爱国诗句《狱中题壁》[清]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意思: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 。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
创作背景: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 , 是年六月 , 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 , 参预新政 。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 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 。
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 ,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 , 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乏 , 请自嗣同始 。"
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 。这首诗即是他在狱中所作 。
- 谴责的意思_谴责的意思是什么
- 谭咏麟难舍难分专辑_回复:谭咏麟的难舍难分最早是国语还是粤语版的
- 谨记的意思_谨记教诲是什么意思,谨遵教诲下句怎么接,谨记良言
- 谨慎的近义词是什么_小心的近义词是什么?
- 谨慎的近义词_谨慎的近义词是
- 谨慎的反义词_谨慎反义词?
- 谨慎反义词_谨慎的反义词是不是粗鲁?
- 谨小慎微的意思_如果一个男人对你说不用这么谨小慎微是什么意思
- 谦让的名言_有关“谦让”的名言有哪些?
- 谦虚的格言_表达做人应谦虚的格言或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