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_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青少年法制教育有那些内容?小学低年级(1-2年级):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 。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 。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 。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 , 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 。
【青少年法制教育_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小学高年级(3-6年级):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
初中阶段(7-9年级):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 。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 。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 。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年轻后代,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民主的训练和守法的教育,懂得和善于履行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
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而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又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结合 。
对学生,通过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和大学的法律常识课和宪法讲座、少先队和共青团的班级活动,以及课外、校外活动等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概念?青少年法制教育就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 。
主要内容:
①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时候 , 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 。
②教育学生懂得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是保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武器,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人人都要养成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和破坏宪法的行为进行斗争 。
③要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 。懂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而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民主权利 , 运用社会主义法制这一武器 , 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打击反革命分子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
④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法,法的阶级本质和作用,以及有关的政策法令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并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 。
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 使他们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养成认真学法,从而知法、懂法,进而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近年来,为预防青少年犯罪,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春雷教育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采取了如下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学生法制教育基地 。
迎合青少年心理和性格特点,把法制教育与法制宣导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发生在他们周边的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增强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善恶与自我保护的能力;设立固定法制宣传栏,在学校宣传橱窗及班级板报开辟校园法制教育园地 。
二、把法制教育课列入学校必修课程,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
根据青少年心理成长发育的特点及认知和接受能力,编写一套适合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法律教材 , 使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体系化、持续化,明确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把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
三、建立心理教育辅导机构,使学生对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达到思想认知层面的深刻认识 。
以预防性为目标,以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为内容,以平等公正、理解尊重、真诚微笑、信任保密为原则,通过班队活动、悄悄话信箱、师生谈心、心理辅导热线、宣传板报、学科教育渗透等多种途径,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四、实行新的法制教育途径,为法制教育开辟新的渠道 。
在讲课时 , 学校老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有关的法律知识 。探索出一种既不影响学校教学计划 , 又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法制教育模式 , 即在不改变学校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各学科教学内容预先进行科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 , 将法律知识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内容中 。
社会为什么要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为了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潮 。
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帮助青少年掌握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自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 使青少年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达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将青少年教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为打造平安德化、构建和谐德化作出新的贡献 。
青少年法制教育常识青少年法律常识
最近校园暴力、违法的事件频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同学们忽视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或者对法律了解太少 。在日常生活中,你以为没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其实已经触犯了法律 。
虽然同学们还未成年,但是万一不小心触犯了法律,还是会受到『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惩罚』 。因此,为了防范於未然,同学们一定要有基本的法律常识 , 以免不小心误触法律,遗憾终生 。
窃盗罪
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 。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 , 包括钱和物品 。
恐吓取财罪
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
强盗罪
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 , 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 。
伤害罪
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 , 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 。
施打、吸用麻醉药品
所谓的『麻醉药品』就是指『毒品』,因为错误的使用麻醉药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 , 除了在医院由医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
另外,虽然本身没有吸毒,但若有贩卖麻醉药品,也是犯法的行为 。
赌博罪
同学们在学校玩耍时,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 , 都不可以玩赌博性的玩具或游戏 。除了不可以从事赌博性的行为外 , 也不可以提供别人从事赌博的工具或环境,否则就算你没有玩,你还是犯了法 。
毁坏公务罪
不论在学校或是公共场合,只要是不属於自己的东西,而是给大家共同使用的东西,就是公共物品 。同学应该小心使用并爱惜公务 , 不可以随便破坏、毁损或丢掉公务 。
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有什么意义【英盛观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理应成长在一个健康、法制的社会环境中,但一些侵权行为却给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有些孩子无法忍受这些带来的痛苦,出走,甚至轻生,有的为转嫁痛苦去伤害别人,所有触目惊心的事实 , 说明了我国青少年法律观念的淡?。换嵊梅衫幢;ぷ约汉驮际约海?因此,对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反映,我国刑事犯罪中 , 青少年犯罪约占70%,特别是14岁以下的少年违法犯罪在逐年增加,并且每一分钟就有一个青少年受到犯罪的侵害 。1981年全国刑事案件数量89万件,到2000年已升至363万件 , 而且中国的杀人案件发案率要高于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这些国家,抢劫案件发案率高于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 。实际上我们知道,我们的犯罪统计里面还有很多立案不实的问题 , 根据有关专家和有关部门同志推测 , 我们现在刑事发案率的统计,一般要以4倍来计算 。那样的数据结果将更令我们吃惊 。
近年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整体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与我国大环境很相象 。如在去年年初我市开展的冬季严打飓风行动中 , 共捕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0人,其中14—18岁的青少年就有107人,占总数的1/6,而且这还不包括大量的年龄未满14周岁未受到法律处罚制裁的青少年 。
二、年龄上呈现低龄化,社会心理成熟早 。以致于公安机关在侦查破案中不得不调低对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段刻画下限 。
三、违法犯罪类型以侵财为主 。所触犯的刑事罪名主要是盗窃、抢劫,此外还有伤害、杀人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案件 。
四、违法犯罪不计后果 。由于对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法律责任认识不足,部分案件甚至表现出比成年人还要凶残 。
此外,从另一个角度看,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施害人受到法律制裁的却少之又少 。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实际上是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全面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 , 比如,流动人口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社会管理失控问题 , 特别是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更多的像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极化、极端化问题 , 都影响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都会引起社会犯罪的增多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不知道法律,不懂得法律,法律意识很薄弱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 , 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时期 。自控能力很差,容易从众,没有一个法律意识的观念,随时都有可能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来 。
尽管我们的学校、社会、媒体进行了一些普法的宣传,但是效果却不甚明显,有些学校的法律教育形同虚设 , 这就为一些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有些青少年犯了罪却都不知道,可见,进行法制教育十分必要,进行普法教育就是使未成年人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 受什么处罚 。通过法制教育,使未成年人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实际生活中 , 屡见“无知而无畏 , 无畏而犯罪”的实例 , 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有效地避免违法犯罪 。如果我们不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 放任违法行为的蔓延,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无安定可言,人们无法安居,如何乐业,无法乐业,又如何创造社会财富呢?无法创造财富 , 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如何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又怎能实现?我们的民族又如何实现伟大复兴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非常必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法律观念深入人心呢?这就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 。
1、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各人民团体和社会的各方面,要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培养合格公民、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市进程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重视和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 。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 , 选择适当的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举办各种活动,使青少年能够接受,也愿意接受 。同时尽可能避免普法宣传的严肃化和庸俗化 。结合实际生活,培养青少年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诚信理念,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等容易引起孩子逆反的传统宣教方式 。
2、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青少年学习法律的重要阵地,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法制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学会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知法、懂法、守法和学会依法办事 , 既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学会根据法律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
3、家庭及监护人应配合学校,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履行监护人的义务,行使监护的权利,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不能搞独裁及强权;
4、决定自己命运的还是自己 , 这就要求青少年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虚心听取老师、家长的教导 , 并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及道德修养,在用法律进行自我约束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 。
邓小平强调:“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未成年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为使青少年摆脱各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沿着正确的轨道走稳人生之路 , 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 不断创新,探索尝试对未成年人进行各种有效的引导、教育 。
只有加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情感,才能使他们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及法律责任 , 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树立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才能提高我们这一代的素质,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才能有效地预防犯罪,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 , 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 。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有哪些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法律素质,保障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对于广大少年儿童,主要是帮助他们学法、守法,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广大青年主要是培养和教育他们树立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要突出青少年的特点,从青少年实际出发,依据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由启蒙教育到系统教育的原则,教育引导青少年从根本大法学起,逐步扩大学习范围,包括基本法律和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在青少年中继续开展宪法知识和其它青少年行为规范及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活动.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初步了解一些基本法律常识,学会分辨是非;对于广大青年,要注意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青年群体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使广大青年了解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法律,树立依法享有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要注意抓好五个重要环节.一是要把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与教育人、培养人紧密结合起来,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发挥作用.二是要把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同公民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提高青少年的法制素质,使他们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三是要把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同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通过法律途径反映青少年的呼声,解决他们的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四是要把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组织团员青年运用法律武器,继续开展青年志愿者文化市场监督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扫“黄”打“非”,净化文化环境,积极做好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五是要把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同加强对务工青年的教育管理服务有机结合,采取走读夜校、民工学校、函授咨询等形式,对务工青年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文化、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法律素质.
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要运用有形的手段和方法,动员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政法有关部门的配合,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
- 青少年法制宣传资料_青少年应运用哪几种方式宣传法制日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_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什么
- 青少年心理健康资料_谁有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籍?
-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_青少年心理健康资料
-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_如何有效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_谁有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寄语?谢谢提供!
- 青少年心理健康_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是什么?
- 青少年励志文章_关于激励当代青少年人生的文章
- 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_性格内向人际关系紧张会对青少年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 青光眼是什么_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