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双11”非遗产品上“C位”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53岁的绣娘梁忠美以前不会想到,自己和当地百位绣娘共同创作的22米苗绣长卷《锦绣台江》能在法国卢浮宫展出。她的苗绣作品,还成为今年“猫晚”(天猫“双11”晚会,起始于2015年——采访人员注)舞台上的明星。
今年的“猫晚”,非遗占据C位。除了苗绣,还有阳都草编、利川铁器、花丝镶嵌、银花丝制作、木雕、油纸伞等非遗技艺亮相。在另一台以非遗为绝对主角的公益晚会“潮起中国·非遗焕新夜”上,10位先锋艺术家和潮流设计师,对10种非遗技艺进行重新设计,于是,我们看到了秸秆扎的故宫、定瓷做的手办……
数据显示,“双11”开售第一波,00后消费者购买非遗产品的金额和人数均同比上升超过100%,笔墨纸砚成为今年的“种草”集中地,善琏湖笔、荣宝斋、李廷珪等非遗店铺销售额,均同比增长超100%。
非遗不是博物馆展柜里的过去,而是传承人和消费者共同可期的未来。
定瓷做手办,非遗也潮流
“我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庞家洼村,村东二里就是古定窑的遗址。”曲阳定瓷技艺传承人庞永辉依稀记得,那片方圆20平方公里的遗址上堆叠着13垛瓷片堆,记录着定瓷曾经的辉煌。
定瓷,烧制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曾与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有色如玉、声如磬、薄如纸的美誉……”一说起定瓷,庞永辉就滔滔不绝。
庞永辉的父亲就是一个“制瓷把式”,所以他从小就在瓷器堆里长大。1992年,他进入曲阳定瓷有限公司工作,跟随“中国定窑第一人”陈文增学习。当时,全县只有这一家公司在研究定瓷,一共只有十几个人,还经常发不出工资。
“我一直认为,传统文化辉煌过、拥有过广阔的市场,是因为顺应了当时的潮流;现在之所以市场难做,是因为没有顺应当代潮流。所以必须融入当代人的需求,顺应消费新趋势。”庞永辉说。
今年“双11”期间,80后艺术家张诗浩将定瓷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提取了宇航员、电子狗等形象,打造了“复古未来主义”的全新定瓷组合。“定瓷最重要的,一是成器的釉面质感,一是传统器型的制式和美感。所以,我们选取了明日深渊系列IP的众多造型中,可以和传统器型做结合的部分,在传统美感的基础上,增加趣味与更直接的玩味。”张诗浩说。
“这样的形式很好,定瓷只有变成日用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才能走近年轻人,才能传承下去。”庞永辉看到张诗浩的设计手稿之后说。
非遗在古代是潮流,在今天也可以是,定瓷手办并不孤独。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等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购买非遗商品成为年轻人的潮流。非遗商品消费者达亿级,85后和90后成非遗商品消费主力。淘宝天猫平台上非遗消费者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续三年增长。
甘肃庆阳95后小伙张煜琛和母亲刘兰芳,结合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庆阳香包的绣制技艺,开发了便携香囊、刺绣耳坠,成为汉服爱好者的心头爱。“未来,我希望年轻人能像佩戴潮流饰品那样,佩戴我们的庆阳香包。”张煜琛相信,那一天不会来得太晚。
拉最细的银丝,做最精致的画,成都银花丝是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道安的女儿王晓路是一个80后淘宝店主。她认为,银花丝不应该只被展览在博物馆里,要走进普通人的日常。于是,她研发了一些平价饰品,还结合生活中的灵感和热点来创作,大熊猫、三星堆面具、兵马俑……都是她的素材。
今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夺冠后比心的画面,让王晓璐印象深刻。她当时正在为自家网店新品找灵感,灵机一动,就设计创作了一幅马龙比心的银丝画,分享到短视频平台后,有数万名网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