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榛|八次与死神擦肩,塑造上千银幕形象,“80后”艺术家乔榛聊聊从艺60载

“老汉今年虚度八十” 。 “80后”艺术家乔榛 , 趔趄而又骄傲地走上台去 , 幽默开场 。
【乔榛|八次与死神擦肩,塑造上千银幕形象,“80后”艺术家乔榛聊聊从艺60载】昨天 , 由上海电影家协会和上海电影译制厂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澄怀观道 , 魂的再塑”——海上电影论坛之“乔榛从艺六十周年特别活动”在上海文艺会堂举办 。
乔榛|八次与死神擦肩,塑造上千银幕形象,“80后”艺术家乔榛聊聊从艺60载
本文图片

图说:乔榛 官方图
魂的再塑
乔榛自然没有虚度他的人生 。 1942年出生于上海的乔榛 , 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 从小热爱文艺的他 , 196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 同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 1970年 , 乔榛被借调到上海电影译制厂从事配音工作 , 他参与配音的第一部作品是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鲍威尔执导的歌舞爱情片《红菱艳》 , 从此踏上了配音之路 , 并且在这条路上一走就走了50多年 。 “老一辈上译人总结出来的一套工作流程 , 在全世界翻译片事业中 , 都是一流的 。 ”对自己参与并领导过的上海电影译制厂的事业 , 乔榛非常自豪 , 称之为魂的再塑 ,“我希望能把作品的魂捕捉住 , 把自己的魂融入作者的魂 , 融入扮演角色的外国演员的魂 , 用中华民族灵动有韵致的语言形象重塑一个魂 。 ”
从艺六十年来 , 他用声音塑造过上千个银幕形象与无数朗诵作品 , 《美人计》中的迪普、《魂断蓝桥》中的罗依·克罗宁、《叶塞尼亚》中的奥斯瓦尔多、《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西蒙、《寅次郎的故事》中的寅次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邓布利多等角色……是几代人记忆中精彩而温馨的存盘 。
乔榛|八次与死神擦肩,塑造上千银幕形象,“80后”艺术家乔榛聊聊从艺60载
本文图片

图说:六十年来 , 乔榛用声音塑造过上千个银幕形象官方图
幸运幸福
虽然在事业上硕果累累 , 但乔榛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四次遭受癌症袭击 , 八次与死神狭路相逢 。 乔榛第一次被诊断出癌症是1985年 , 那一年他才43岁 。 乔榛说:“我有八次跟死神狭路相逢 , 然后又擦肩而过了 。 我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面对死神 , 没什么了不起 。 ”现场他用磁性的嗓音 , 动情地朗诵了胡乔木同志所写的《蚕》 , 这首诗也是乔榛自己人生的写照 , “我们之所以为人 , 就是这样不断在付出着 , 不断在给予 , 而不是不断地索取 , 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 ”回首往事 , 乔榛说 , 几十年来风风雨雨 , 坎坎坷坷 , 有欢愉 , 也有纠结 , 有痛苦 , 但他仍然认为自己非常幸运 , 也非常幸福:“因为我一生从事着我非常酷爱的事业 , 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 有如此厚爱我的观众 。 ”
乔榛|八次与死神擦肩,塑造上千银幕形象,“80后”艺术家乔榛聊聊从艺60载
本文图片

图说:活动现场 官方图
澄怀观道
乔榛的人生座右铭是“澄怀观道” 。 第一次读到六朝画家宗炳谈论山水美学的这句话时 , 他就感到与自己的人生观特别契合:“这句话说的就是必须把自己的灵魂、把私心杂念荡涤干净 , 才能行人生之道 , 行艺术之道 。 ”在创作时 , 乔榛会要求自己忘掉一切 , 他认为注重自我意识是演员的大忌 , 只想着表现自己声音多么优美 , 朗诵技巧多么精湛 , 难以塑造出好作品 , “要做到和角色同呼吸、共脉搏 , 像流水一样自然流淌到观众心中 , 让大家一起感动、震撼、思索 , 这才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 ”
不管是配音工作 , 还是与观众的交流 , 乔榛都信奉心灵感悟的自然流淌与自然交融 。 他说:“我把人物和作品分析透了 , 感悟透了 , 变成我自己的东西了 , 然后有一种冲动 , 想要把他的话表达出来 , 这时自然流淌出来的话语 , 就会让观众和我一起感动 。 ”(新民晚报首席采访人员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