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办,论坛中10个重点项目举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844.3亿元,涉及总部经济、城市综合运营、文化旅游、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其中,成都高投集团与轨道城市发展集团就成都高新区三岔站TOD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签约,“TOD”这个成都2019年热词再一次与成都城市发展写到一起 。
“TOD”在成都亮相的时间不长,从2017年下半年成都市政府首次提及以来至今,也不到两年 , 但其在成都城市发展中的占位之高、提及频率之高,却是少见的,尤其是2018年9月,成都召开了TOD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TOD综合开发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2019年被定位为成都TOD综合开发的起势之年,今年成都计划启动13个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TOD示范项目,其中,高新区陆肖站作为首个TOD综合开发项目,已于3月开工 。
毋庸置疑,“TOD”将会是未来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 。不过,TOD作为一个“新物种”,大众对其仍不甚了解:TOD开发模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需要采用TOD模式?成都会如何去推进TOD建设并避免“水土不服”……今天,锐理君就来聊一聊TOD 。
“城市病”显现 TOD为何能促进城市精明增长?
TOD(Transit - Oriented - Development),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最早由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加州大学彼得·卡普索针对美国的城市和区域规划而提出 。要更准确地理解这一模式,先要清楚TOD模式诞生的前因 。
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伴随着旧事物的灭亡,以TOD为代表的新城市主义理念诞生之前,美国的城市发展依赖的是“以小汽车为导向的郊区蔓延”模式 , 这与美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不无关系,同时美国大力修建城市道路,小汽车出行成为美国居民的主要选择,占比达到70%以上 , 而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降到了10%以下 。
这一城市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城市土地利用”低密度”化,居住区与就业中心分散导致人口分散,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持续降低,环境压力、能源危机、交通拥堵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
“TOD模式”就是针对这一系列“城市病”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回归传统的城市生活氛围 , 追求功能多样、居住与工作平衡的城市规划 。通俗地讲 , TOD模式就是要“围绕公共交通站点,布局商业、办公以及为多种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多层次住宅,同时内部交通系统要能满足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要尽量与公共绿地、公园等组织成网络.并且与学校、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结合在一起” 。
文章插图
- 城市开发模式之TOD模式 tod是什么意思
- 五一去成都旅游
- 五一 成都旅游
- 成都五一游玩
- 西安自驾游攻略_急求西安到成都3
- 成都会下雪吗 成都会不会下雪
- 四川省有哪些城市 四川省城市有哪些
- 自驾游路线_成都到拉萨自驾游路线。
- 科技馆观后感_哈尔滨科技馆 观后感
- 成都防潮材料特点有哪些 成都防潮材料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