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留义|壮美山川 诗意栖居

杨留义|壮美山川 诗意栖居
本文图片

祖国首都北京(中国画) 杨留义
杨留义|壮美山川 诗意栖居
本文图片

澳门吉祥(中国画·局部) 杨留义
杨留义|壮美山川 诗意栖居
本文图片

古都西安(中国画) 杨留义
【艺海撷英】
中国画艺术博大精深 , 山水画更是源远流长 。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能否同频共振、重构再建 , 是一个重要课题 。 因而当我们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进行探讨 , 就无法忽视中国山水画是在这样的进程中不断演变发展的现实 。 杨留义的“城市山水画”系列 , 就是在二十世纪末应运而生 , 并在新世纪初发展创新 , 成为中国画坛一道靓丽的风景 。
向历史追溯 , 值得我们留意的是 ,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有不少表现都城建筑和生活的绘画作品 。 历代宫廷绘画中 , 以都城王宫殿堂、官邸府宅、园林池榭、亭台楼阁等题材为表现内容的作品不胜枚举 , 如燕文贵的《溪山楼观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赵佶的《瑞鹤图》、夏圭的《西湖柳艇图》等;表现城市景观和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 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 。
杨留义的城市山水画作品是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基础 , 源自艺术与时代、当下与历史、创新与传统之间的互相交叠、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一种创新 , 他也成为中国城市山水画艺术创新发展的践行者 。
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 , 艺术的演变发展与时代变迁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在农耕文明的历史情境下 , 中国传统山水画诞生并发展演变 。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 ,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 。 从平房庭院到高楼大厦 , 如今 , 社会景观的变化使得当代山水画家在继续描绘自然风物题材之外 , 面临着是否仍使用传统笔墨语言表现现代城市生活主题 , 以及该如何表现等课题 。 杨留义在城市风光题材创作上进行的探索 , 是对这些课题作出的回答 , 其城市山水画作品也因紧随时代发展而呈现出勃勃生机 。
从二十世纪初中国画改良之声渐起 , 到四五十年代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改造革新的探讨 , 无疑是中国画坛面对时代景观的巨变所作出的回应 。 在五十年代新中国建设如火如荼之时 , 曾有一批中国画家尝试将新的建筑景观入画 。 如今 , 杨留义笔下成系列的城市山水画 , 不仅使用传统的笔墨形式与语言参与当代都市生活 , 其作品更是尝试着对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重塑 。
在谈论中国画的改造问题时 , 李可染常言 , 对于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 , 又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 从其山水画艺术的转变以写生壮阔的自然风物为标志来看 , 写生是他实现从传统中“打出来”的重要途径 。 对于杨留义来说 , 将中国城市建筑景观融入中国山水画传统 , 接纳新的风物题材 , 古老的中国山水画艺术便有了创新发展的可能 。
将中国广袤大地上的独特自然风物与城市景观相结合 , 兼具建筑的精准透视与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肆意 , 并将地域色彩浓厚的城市风貌与自身特有的笔墨语言形式融会贯通 , 杨留义的创作契合高歌猛进的时代节奏 , 在新时代迸发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
(作者:杨维民 , 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