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雄&明朝诗人写一首咏梅诗,毛主席非常喜爱,曾为它一日连发三封急信( 二 )


林逋虽然待梅花如妻子一般,但是在他诗里面,却没有刻画得如此细腻动人。因此,高启这一句诗就成为了名句。
赵师雄&明朝诗人写一首咏梅诗,毛主席非常喜爱,曾为它一日连发三封急信
文章插图

接下来,高启继续歌颂梅花在交友方面的美德。他说,冬天寒冷的时候,梅花用自己的疏朗身影,去依偎寒冷而凄苦的竹子。
梅、兰、竹、菊,都是中国古代文人最欣赏的四种植物。兰花生在春天,菊花长在秋季。到了冬天,只有竹子和梅花可以同时存在。
苦竹在寒风中,孤零零地生长。梅花就想着用自己疏朗的身影,去与苦竹为伴。她不想让品性高洁的竹子,孤单地面对严寒。
春天来的时候,梅花已经凋谢了。她的花瓣已经变成了红色的泥土,但是残留的余香,仍然覆盖着大地上的青苔,这是在歌颂梅花“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人间”的牺牲精神。
最后,高启又讲了一个典故。南朝梁国的何逊,非常喜欢梅花。他从前在扬州当官,在官署后面就种了一株梅花,经常呼朋唤友在树下饮酒赋诗。
赵师雄&明朝诗人写一首咏梅诗,毛主席非常喜爱,曾为它一日连发三封急信
文章插图

后来何逊被迁官至洛阳,因为舍不得梅花,于是又主动请求调回了扬州。这和晋代张翰因为思念鲈鱼的美味而弃官,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逊象征着梅花的知音人,自从何逊不在了,世间就再也没有懂得梅花的人了。于是她就这样在东风里,孤零零地开放着,一年复一年。
高启这首咏梅诗用典得体,用情至深,结尾还有些伤感。关键是他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有生命的个体,一个有灵魂、有知觉的美人。
从前的那些诗人,只是简单地歌颂梅花高尚的品德。《梅花九首·其一》中的梅花,是从瑶台降下凡间的仙灵。她既有汉代袁安的清高操守,又有唐传奇中梅花仙子的灵韵。
梅花虽然是非常骄傲的,但是她绝对不孤僻。因为在寒冬里,她深情地依偎着竹子,和竹子共担风雨。
赵师雄&明朝诗人写一首咏梅诗,毛主席非常喜爱,曾为它一日连发三封急信
文章插图

同时,梅花又是博爱而富有牺牲精神的。春天她的花朵凋零之后,也要用残存的香气,覆盖着那些地面上不起眼儿的青苔。
可是让人伤感的是,梅花兼具这么多种优秀的品质,真正懂她的人却没有几个,所以她只有年复一年地,在东风里忍受孤独。所以,这首诗其实既写梅花,又是在写诗人本身。
结语
毛主席借鉴了高启这首诗和陆游的词,后来就写出了《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中的一个“俏”字,就把梅花的无畏、博爱与妩媚等多种品质,同时表达出来了,算是继承了高启梅花诗中的精神。
赵师雄&明朝诗人写一首咏梅诗,毛主席非常喜爱,曾为它一日连发三封急信
文章插图

而这首词末尾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两句,更是一扫传统文人诗歌,咏物自况的悲剧色彩。
【 赵师雄&明朝诗人写一首咏梅诗,毛主席非常喜爱,曾为它一日连发三封急信】毛主席笔下的梅花,是不怕寂寞的,就如同它不畏严寒一样,也不会因为无人懂得自己而感到忧愁。她无私奉献,只想做一朵“报春花”,把欢笑和胜利带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