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双创”激活非遗资源,让“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今年的秋天对于贵州文化风景来说 , 丰收的滋味十足、饱满 。 金秋时节 , 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贵州技能大赛——非遗技能大赛初赛在贵阳市观山湖区落幕 , 经过前期组织、推荐、遴选 , 苗绣组30名、蜡染组30名、剪纸组20名、银饰组22名、芦笙制作组11名选手进入决赛 。
“双创”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是这次大赛的关键词 。 而以实际行动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 激发非遗创意设计活力 , 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融入现代生活 , 丰富非遗旅游商品 , 充分发挥非遗助推旅游产业化发展 , 则成为大赛的主题 。
在贵州 , “非遗双创”已成为一个搅动人们视听神经的热词 。 无论是银饰锻打、刺绣飞针、蜡染晕色 , 还是剪纸造型、芦笙制作、鸟笼建构 , 都遵循“双创”这条路线 , 力求实现非遗价值的最大化 , 一件件非遗创意作品不仅在许多生活场景中表现惊艳 , 也在一些大场合如大型展会上掠尽风光 。 贵州的非遗 , 因为“双创”的引领而显得活色生香、风情万种 。
非遗|“双创”激活非遗资源,让“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本文图片
“夜郎风”文创产品突出“双创”理念
无数次参加大型国际国内展会的贵州夜郎风文化有限公司 , 今年9月在深圳文博会再次绽放异彩 。 4次携作品参加深圳文博会的该公司总经理、水城农民画传承人徐源 , 带来的参展产品创意十足 , 33个类别的近500件参展产品 , 吸引着深圳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访客 。 这些产品如手镯、丝巾等皆以水城农民画为元素制作而成 , 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 “每次参加文博会 , 我们的创意产品的品质都会有一次提升 。 只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才是非遗得以发扬光大的‘王道’ 。 ”徐源说 , “夜郎风”的产品 , 正是在一次次创新尝试中成熟、鲜亮起来的 。
近日 ,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水城入选榜单 。 上世纪80年代 , 水城农民画开始走出大山 。 发展至今 , 水城已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重镇 。 2015年水城县成功举办全国农民画展 , 来自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2个画乡的农民画佳作绚丽呈现 。 在贵州 , 与水城农民画比翼齐飞的 , 还有麻江、龙里、大方、剑河、黄平、惠水等地的农民画 。 我省的农民画以强烈的地方色彩 , 获得广泛点赞 。
非遗|“双创”激活非遗资源,让“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本文图片
引入农民画元素的靠枕
作为非遗大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 , 农民画通过朴素的表达展现当代贵州农民画作者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 而其他非遗项目如银饰、苗绣、马尾绣、蜡染、侗族大歌、八音坐唱等 , 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展现非遗的悠远、深邃和宏大 。 那些藏在大山深处的非遗 , 无论是闪烁耀眼的银饰 , 还是针头线脑穿出来的袖片背扇 , 或是摇曳飘荡的歌舞 , 都贯穿在日常当中 , 从而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 , 令人注目 , 更引人神往 。 “侗族大歌”和“二十四节气 (石阡说春)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就是“贵州非遗底蕴深厚”的很好明证 。
根植于民间的非遗 , 与历史文脉构成的密切关系 , 注定了地域文化的底蕴和成色 。 近年来我省的对外传播 , 非遗无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 而所有的非遗表达 , 都基于非遗资源的浩瀚和瑰丽 。 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 贵州有85项 (140处) 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 628项 (1026处) 列为省级非遗名录;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6名,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02名 。 此外, 还建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 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 以非遗为重要内容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 , 在“双创”的推动下越擦越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