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刷屏的“600号画廊”亮灯归来:建起一条“走廊”,抵达每个人的内心

心理健康#刷屏的“600号画廊”亮灯归来:建起一条“走廊”,抵达每个人的内心
文章插图

一束射灯照亮一幅作品,也仿佛照亮一次心与心的对话,今天(11月17日),“600号画廊”第二期展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6号楼一楼向公众正式亮相。这是继今年8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展览策划团队又一次的“精神病学×艺术”跨界交流。
“我语言匮乏,不会说话,只能画画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论我的作品是否是艺术,或者属于哪个流派,创作于我而言,都是最好的生存记录以及思想的物质交换。”漫步于画廊,一幅幅作品配以作者的“独白”让人仿佛在与这些画作者对话。
心理健康#刷屏的“600号画廊”亮灯归来:建起一条“走廊”,抵达每个人的内心
文章插图

此次第二期展览是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发起的以情感障碍为主题的精神健康艺术展,冠名“Blue Dreams蓝梦”,取蓝色忧郁之意,邀请观众进入艺术家们绮丽多姿的精神世界。
“患情感障碍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往往是富有情感表现力的,或反过来说,具有打动人心力量的艺术家们,其中不少患情感障碍,所以我们就直接把‘情感障碍’作为这次艺术展的主题。”在现场,医生还告诉采访人员,希望通过画框、射灯,创造仪式感和更好的对话氛围,让过往的俯视或忽视,变成平视和直视。
“‘600号画廊’展出的作品多来自有精神障碍诊断或受到情绪困扰的艺术家之手,参观者可通过画作感受到艺术家希望自我突破的能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介绍,开设“600号画廊”的初衷,是为了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大家关注精神健康议题。
上海市医务工会常务副主席何园在参观画作后说,“艺术家们的画作自觉而发、直抵心灵,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和希望,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与体验,这必将成为公众了解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的窗口。”
心理健康#刷屏的“600号画廊”亮灯归来:建起一条“走廊”,抵达每个人的内心
文章插图

“‘600号画廊’很精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经不仅仅是治疗,同时更关注人文的内涵。”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宣传处副处长潘明华说,这些作品体现出患者艺术家们的情怀和才能,相信画作可以成为一种语言,呼吁全社会关注精神心理健康,接纳精神障碍患者,也让更多的人相互了解。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领先学科最多的精神专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近年来不断创新自己的模式,打造民众更喜爱的、覆盖面更广的精神心理医疗和科普内容,“600号月饼”“600号画廊”等刷屏,让“宛平南路600号”正成为精神心理健康的代名词,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接纳。
“工作中我遇到了不少患双相情感障碍或是被情绪问题困扰的艺术家,我们喜欢他们,喜欢和他们一起玩,感触于他们的经历,钦佩他们的才情,并在意他们遭受的痛苦。”作为“600号画廊”的策展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智民医生分享了办展心声,他说,绘画不仅是一种康复治疗的手段,也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创作,希望画展能成为公众了解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的窗口,减少社会的刻板印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专家陈俊主任医师在现场为线上线下参与者做了双相障碍科普,生动的讲课让观众们对这一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
在王祖承教授的带领下,多位艺术家进行了艺术经验分享。大家觉得,如果疾病被更多人了解,被社会包容接纳,进行合理的治疗,患者也能拥有美好的生活。透过疾病的影,探寻其背后的光,这正是所有人努力的方向。
蓝梦策展团队的负责人陈梦媛表示,“每件作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画像,象征性的语言和隐喻的力量背后,是人与自我对话的展现。艺术作为跨越国界胜过语言的通用媒介,能促进更加包容的讨论氛围,让精神健康的传播更多元有趣,吸收更多不同的社会背景人士参与到精神健康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