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画沙@由卫夫人《笔阵图》说起,探微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与中锋行笔
古人常用比拟自然物象,来阐述用笔的方法特点。卫夫人《笔阵图》开篇言道:“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了解了“夫三端”即文士的笔尖、武士的剑剑、辩士的舌尖;“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在这篇书论结尾处,称“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撇”如陆断犀象”,“斜钩”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横折斜钩”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劲弩筋节。将笔画比拟为实物的方式,在此之前还没有先例。诸如此类的描述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就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壁坼等作简要概述,因本人学术水平有限,在表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或措辞用句偶尔会存在逻辑的错误,还请书法道友谅解!(本文作者: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
文章插图
何谓“锥画沙”?泛指对笔画质感的一种概念表述,或与赵孟頫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有关,即在中锋用笔这个大规律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锥画沙”所比拟的效果。通常按照“顾名思义”的策略来理解,就更为容易解决“锥画沙”的抽象意义。即将锥子直立起来,在沙土上划过的痕迹,两边是拱起的沙垄,中间是沙沟,这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锋行笔”的笔法;而锥子划过后,沙粒交掩起来的状态,犹如“藏锋”笔法。如果不刨根问底的话,试着这样来理解,还真是这么回事。“锥画沙”的运笔方法,正与中锋用笔不谋而合,笔锋在直立行笔过程中,斜度一定不能太大;还有就是要手与腕并用,才能控制好中锋行笔。
文章插图
何谓“印印泥”?蔡希综《法书论》说道褚遂良“用笔如印印泥”;再有黄庭坚《山谷论书》言称“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藏锋笔中,意在笔前耳”;亦有王澍《论书賸语》提及“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世以此语举似沉着,非也。此正中锋之谓也,解者以此悟中锋,则思过半矣”。综前所述,这些古人书论中皆将“印印泥”与“锥画沙”相提并论,聪明的读者一定不难看出,不管是“印印泥”还是“锥画沙”,其实都是在表述同一种用笔效果,它们共同的意思是说“令笔锋透过纸背”罢了。但仔细分析一下,实则“锥画沙”与“印印泥”又存在一个语境问题,我们无法知晓古人的语境,所以很难给出绝对的论断。
文章插图
何谓“屋漏痕”?从字面意思可以这样理解:雨水顺着墙体流下之后,呈现出自然曲折的痕迹。这种笔法通常不会出现在楷书、隶书及篆书当中,应是古人针对草书或行书的笔法表述。也有书家认为,在行笔过程中,不露圭角、裹藏起止,即是“屋漏痕”。实际上,这种笔法最终要完成的书法任务,无非是力透纸背与迟涩厚重的效果,正如张怀瓘在《论用笔十法》中提到的“迟涩飞动”,估计就是说的诸如“屋漏痕”此类笔法的根本特点。可以说,“锥画沙”、“印印泥”与“屋漏痕”极为重要的同一前提就是:必须中锋行笔,这是不二法门。
文章插图
何谓“折钗股”?特指转折类的笔画,呈如钗股弯折后,仍然体圆理顺。这类笔画的笔锋,要做到圆润、厚重、遒劲、坚韧,即笔画即便出现弯折,也要保持圆厚劲韧。何谓“壁坼”?就像泥墙坼裂后,留下的自然痕迹。通常指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没有刻意表演的坏习气。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宫廷|欧洲盛宴精品展长沙开展 “再现”欧洲宫廷贵族生活
- 小舍@南怀瑾:人生由衰转盛的迹象,出现这六种情况预示开始变好
- 沙漠|北美德克萨斯州沙漠中的工业风格住宅
- 沈周@表现文人在山水中的畅快自由,宋旭《归舟图》
- 屋漏痕$由卫夫人《笔阵图》说起,探微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与中锋行笔
- 网游&9本已完结洪荒类网游小说,由本心纵横这苍茫,自诩为万古第一狂
- |《暗黑破坏神:不朽》的自由度有多高?NPC甚至会区别对待玩家
- 曲艺#2021长沙杜鹃花艺术节“人气杜鹃”评选揭晓
- 浣溪沙#小寒时节品诗词,一首《浣溪沙》,感悟纳兰性德对宛氏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