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百年以后,人们不一定会看金庸,但还会读鲁迅

说到鲁迅,大家都不陌生。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概百分九十的现代人都会说:严肃、教科书式、不苟言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鲁迅大多来自于从小到大课本里的背诵全文,可能由于他的文字极具象征性和批判性,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读起来确实有些晦涩难懂。
但随着时光的洗礼,鲁迅传达的民族精神,却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反而是历久弥新,备受赞誉。他的斗争精神,早已刻在民族的脊梁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他“弃医从文”、“笔杆子当枪炮”的故事,更是成为一段佳话。

金庸&一百年以后,人们不一定会看金庸,但还会读鲁迅
文章插图

郁达夫这样评价鲁迅:“当我们看到了部分,他已经把握了全部;当我们好不容易把握住了现在,他已经看透了过去与未来。”叶圣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偏偏是这样一个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伟大印记的人,在科技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被许多喧哗取众的人当作谋取利益的方式,博取他人眼球。有人说,鲁迅的文学造诣是因为政治因素被过誉了;也有人说,鲁迅的文章拗口,写作水平低下;而台湾学者李敖更是直接说“鲁迅没有长篇,算不上文学家”,凤凰卫视也因为李敖的口无遮拦遭受了大陆方面的舆论压力。不得不说,真是一种拙劣的表演。那么,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一种视角去看待鲁迅呢?而他的精神,又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金庸&一百年以后,人们不一定会看金庸,但还会读鲁迅
文章插图

1927年,秋天,瑞典考古探险家到中国,与刘半农商量,欲提名鲁迅为诺贝尔奖候选人。鲁迅闻言,写信婉拒了这个请求。信中,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也说出了自己的为何拒绝这个提名,铿锵有力,令人敬佩。他说:“感谢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这就是鲁迅,一句“感谢好意”、“还欠努力”,潜藏着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谦逊,温文尔雅;却又始终不忘却未来斗争的方向,“我眼前所见,依然黑暗”,饱含为未来的国之命运的担忧。

金庸&一百年以后,人们不一定会看金庸,但还会读鲁迅
文章插图

鲁迅和金庸,谁的影响力更大?文学成就这个界定很模糊,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是这个道理。有人说,金庸先生的文学作品,最适合在闲暇之余、茶余饭后阅读,看江湖纷争,潮起潮落;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这是一种情怀。而鲁迅的作品,更适合在深夜里读,在迷茫时读,在遭遇困境时候读。他给人们的启示是,我们不应当这么活着,我们应当去争取我们的自由,即使失败,我们也不为之可惜,因为我们努力过、奋斗过。

金庸&一百年以后,人们不一定会看金庸,但还会读鲁迅
文章插图

德国人顾彬曾说:100年后我们还会看鲁迅,但是不一定还会看金庸。诚然,对于顾彬的评价是否公允,我们暂且不议。但这也恰恰说明了鲁迅对于时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所想象。鲁迅先生笔下衍生的是与金庸先生笔下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金庸的作品相比于鲁迅的作品,一个令人心生向往,希望成为其中的主角人物;而另一个则是在悄然不觉间便成为了其中的配角,一个是餐前饭后的娱乐文章,而另一个则是惹人深思的时代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