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山|观展 | 暌违多年重读陈逸飞,艺术青年的《踱步》和流年

英雄常出少年 , 知己亦曾同行 , 壮志可待凌云 , 惜驾黄鹤“飞”去 。
知名艺术家陈逸飞(1946-2005)辞世 , 不觉已有十六年 。 11月20日 , 策划多年的展览“青年陈逸飞:掷标枪的人”在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开幕 。 青年陈逸飞的才华、执着、孤独、求索和画中飞扬 , 脉络清晰 。 画完《踱步》后的陈逸飞曾移居美国 , 后又回沪发展 , 六十不到便因种种缘故导致生命透支 , 过早地“演奏”画布绝唱 。 读过这场展览 , 观众心中将有一个更真实、亲切、立体的陈逸飞印象 。 展览现场 , 一张青年陈逸飞旧照被无限放大成一面墙 , 少年抿着嘴 , 半圆框镜挂在鼻梁 , 虎头虎脑的逸飞身后是今已消逝的上海街景 。
魏景山|观展 | 暌违多年重读陈逸飞,艺术青年的《踱步》和流年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十四五岁时 , 陈逸飞的画笔下 , 满是浓浓乡情 。 家住黄浦江畔 , 四川北路圆明园路一带 , 青年逸飞时常为黄浦江、苏州河、外白渡桥 , 勾勒四时之美 。 得益于上海市少年宫训练班打下的基础 , 即便是小速写、小水彩 , 也透露出良好的功底 , 和旧日画家的心平气和 , 脉脉温情 。
多年以后 , 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采访人员采访时 , 陈逸飞的同龄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预科同班同学 , 而今的上海美术史研究者陈志强说:“陈逸飞入校时就画得比我好 。 ”
十几岁的画作得以保留至今 , 大体因为陈逸飞的老屋多年未曾拆迁 , 画作压在箱底 , 被母亲和时光保存 。 陈逸飞的弟弟陈逸鸣与陈志强 , 将泛黄习作 , 一一取出 , 以熨斗熨平 , 装裱入框 。 约六年前 , 青年陈逸飞画展启动策划 , 但因为画家遗作常有的所有权归属疑虑 , 而再度封存 。 2021年 , 经过确认和二度筹划 , 青年逸飞的艺术风貌终于呈现在老同学、老朋友和新观众眼前 。
魏景山|观展 | 暌违多年重读陈逸飞,艺术青年的《踱步》和流年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这场展览集中刻画陈逸飞上世纪六十午代初至七十年代末的艺术实践 , 展品包括早年学习期间的课堂作业、各类写生、创作原稿和草图 , 同时沉浸式地还原了青年陈逸飞的创作现场与生活环境 , 回顾了其在艺术发展断裂期中的选择与思考 。
魏景山|观展 | 暌违多年重读陈逸飞,艺术青年的《踱步》和流年
文章图片

陈逸飞早期水彩画
两幅素描裸体习作并置 , 一男一女 , 一左一右 , 男人体作于16岁 , 女人体作于17岁 。 当时 , 陈逸飞正就读美专预科和训练班时期 。 从线条松紧、明暗对比和整体结构而言 , 一年之间 , 进步可见 。 “时刻准备着” , 不仅是他一贯的努力态度 , 也是展览第一章节的取名 。
魏景山|观展 | 暌违多年重读陈逸飞,艺术青年的《踱步》和流年
文章图片

陈逸飞素描 约16岁作
魏景山|观展 | 暌违多年重读陈逸飞,艺术青年的《踱步》和流年
文章图片

陈逸飞素描 约17岁作
幸得名师的 , 不仅是陈逸飞 , 而是那一代人 。 上海西洋美术历程源远流长 , 19世纪西画来华 , 登陆上海滩 , 历代代师承 , 开启大观 。 土山湾、上海老美专、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乃至后来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 一脉相承 。 陈逸飞就读学校的“名家课程” , 有颜文樑(苏州美专创办人)的色彩学、张充仁(旅欧雕塑家、画家)的解剖学、哈定(旅美画家)的水彩画、孟光(上海美术教育家)的写生训练方法 。 还有 , 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张隆基等名家全盘托出的课程不断滋养着他 。 此外 , 苏联电影、杂志里的古典艺术画片也是一大知识源泉 , 更凭其勤勉性格被一一默写在案 , 成为后续创作的养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