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秦淮扎灯人:让千年灯彩更璀璨
【灯彩|秦淮扎灯人:让千年灯彩更璀璨】
文章图片
郝世文在制作荷花灯 。 郝世文供图
59岁的南京人顾业亮扎了大半辈子的花灯 。 几根藤条或篾子 , 再加几张白纸或几块布料 , 经他那双巧手几番摆弄后 , 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从他手下摇身变出来的“兔子”很是小巧可爱 , 健壮的“牛”有着夸张的肌肉和色彩 , 白“莲藕”有着银色纹路和金色莲蓬 , 小“金鱼”瞪大了亮闪闪的双眼……
最让顾业亮得意的是他扎的荷花灯 。 生于花灯世家的他 , 在8岁时扎出的第一盏灯便是荷花灯 。 在传统花灯手艺人看来 , 荷花灯最能代表原汁原味的秦淮灯彩:简约不失精致、瑰丽却不俗艳、夸张不失逼真 。 一盏纯手工的纸质荷花灯 , 需要历经劈、扎、糊、裱、拓、书、剪、画、刻、染等62道工序 , 才能伸展出一片片有着漂亮弧度的叶子 , 举起一瓣瓣丰满的花瓣 。
00后郝世文跟着师傅顾业亮学做荷花灯 , 作为一名手工达人 , 他认为制作复杂的荷花灯“更有挑战性” 。 正如顾业亮所说 , 要扎好一盏花灯不仅要会绘画、书法、剪纸、扎骨架、浸染等 , 还需要艺术创造力 , 比如要学会藏露结合、疏密有致 。
郝世文性子安静 , 不太爱说话 , 喜欢沉浸在自己做手工的世界里——“安静的环境 , 还有一颗安静的心” 。 他让自己沉下心来 , 手绘出灯样图 , 挑选合适硬度的竹子 , 剪裁出花瓣、叶子的形状 , 要想把花瓣压出好看的纹路还需下些功夫 , “你很难想象古人怎么想出这样复杂的压膜方法” 。 “就像在不断做实验一样” , 他花了一周多的时间 , 制作出一盏自己满意的荷花灯 。
捧着这盏灯 , 郝世文一时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当时那种“奇妙”的感受 , “它就像黑漆漆的夜里的一团火苗 , 温暖明亮” 。 他当时不禁想到 , “可能1000多年或者几百年前 , 也有人制作出一模一样的一盏灯 , 站在和我同样的位置点亮它、凝视它 , 或者对着它默默许下心愿” 。 想到这里 , 他有些说不出的感动 。
据说 , 东晋时期便有达官贵人将当时样式还很简单的花灯挂于宅邸 , 这些摇曳的灯光还给了东晋人习凿齿一些作诗灵感 , “煌煌闲夜灯 , 修修树间亮 。 灯随风炜烨 , 风与灯升降” 。
宋孝武帝曾拿它用来祭祀 , 企图用这灯火连接天上人间 。 朱元璋借它的璀璨来烘托“盛世图景” , 将每年元宵节张灯的时间延长至深夜 , 还曾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想来 , 那时的秦淮河两岸必然是灯光璀璨、热闹非凡!
如今的秦淮灯会也是个热闹的去处 。 郝世文自小在南京长大 , 在他的记忆中 , 花灯是灯会上的小孩子们人手一件的“玩具” , “当时南京有这样一句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 , 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灯 , 等于没过好年” 。
一灯千年 。 “有人说 , 荷花灯62道繁琐的工序 , 总有一道会让你与古人心意相通 。 ”在郝世文看来 , 这不仅仅是一种扎花灯技艺的传承 , 更是美好愿望的延续、文化的跨时空传承 。
“无论古今 , 秦淮灯彩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 。 ”在顾业亮看来 , 作为一名秦淮灯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他的目标是使这种传统文化离人们的生活更近 。
于是 , 顾业亮手下的秦淮灯彩有了更多的造型和样式 , 比如用亚克力材料制作的花灯挂饰、时下流行的卡通造型等 。 他带着他的花灯走进了幼儿园、中小学、大学 , 在学校设置花灯馆 , 教幼儿园小朋友和学生制作花灯;走进了52个国家和地区 , 让它点亮了泰晤士河、梵高的故乡、埃及的街道 , 当他离开一个国家或地区时经常被问 , “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 青少年宫$剪纸、灯彩、瓦雕、真人CS!桐庐县青少年宫举办“迎亚运 庆新年”系列活动
- 宝拉|「煤气灯人」是如何情感操控的?
- 传承|【文脉颂中华】上灯了!在秦淮光影里触碰千年灯彩
- 秦淮|秦淮扎灯人:让千年灯彩更璀璨
- 海宁&优秀!海宁硖石灯彩、皮影戏双双亮相进博会
- 剪纸|顾绣、剪纸、灯彩……在这个展览上看丰富的上海民间艺术
- 灯彩|顾绣、剪纸、灯彩……在这个展览上看丰富的上海民间艺术
-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铜梁龙灯彩扎,中国龙灯龙舞文化之乡
- 灯彩|把非遗拍成电影有多美
- 灯彩|纪录片《天工苏作》的制作呈现远比票房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