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把责任与激情传递下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责任&把责任与激情传递下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文章插图

责任&把责任与激情传递下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文章插图

图为冯骥才在进行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核心阅读
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与关爱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高度。现在,我们已经从抢救式保护进入到科学保护的阶段
要真正走到民间、走到一线,看到广阔大地对文化的渴求,探索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鲜活有机的结合,把书桌搬到田野,一起努力让历史之花开放到未来
在中国田野大地奔走的时候,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这给予我投身文化遗产保护的无穷动力。我们保护多少,后代就会享有多少,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
作家内心里是否有大爱、大善、大美、大勇,笔下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文化博大精深,时代风云激荡,我们的文艺创作也要有与之匹配的大胸怀
“把小说当作艺术品来写,是我一向的追求”
采访人员:您身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冯骥才:我把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称作自己的“四驾马车”。常有人问我:何以能同时做这些工作?文学、绘画与我相伴了半个多世纪,已经成了一种生命方式,难以割舍;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对我来说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无法推却。对它们中的每一项,我都是全身心地投入。
“触类旁通”是中华文化的高明之处。古人写文章,写的过程中书法作品也就诞生了,文章写完,如果还有余兴,再顺手画几笔竹子、兰草,绘画作品也有了。一流画家背后往往都有深厚的诗文修养。这也是中国绘画跟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画家有明确的文学追求。我们常说意境之美,意是文学的意味,境是可视的空间境象,“意境”二字是对文学与绘画关系的高度提炼与升华。
采访人员:画家的身份反映到文学创作中,会带来什么特别的美学追求吗?
冯骥才:可能因为画画的缘故,我比较重视小说的形象性。契诃夫在给高尔基的一封信中,曾经含蓄地批评高尔基作品修饰语太多。他的意思是,与其写“一个高高的、窄胸脯的、身量中等的留着棕色胡子的人,坐在已经被行人践踏过的草地上”,让读者读得吃力,不如写“一个人坐在草地上”,这样反而清清楚楚。契诃夫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小说必须立刻生出形象。”通过形象,读者能够一下子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也因为从事绘画创作,我尤其偏爱艺术性强的小说,即结构讲究、文字精当准确、有画面感和审美品位的小说。把小说当作艺术品来写,是我一向的追求。有人认为长篇小说要写得“松”,不能太在乎语言。实际上语言好不好,并非刻意为之,更多的是一种修养与天性。面对来自影视和网络文学的冲击,传统的纯文学更要守住自己独特的审美,在语言、气息、情景、节奏上追求极致。我现在已经养成七遍成稿的习惯了。第一、二遍在平板电脑上写和改,然后打印出来,第三、四遍修改结构和情节,第五、六遍逐字逐句斟酌,这个过程中有时加进一个好的字或词,意味一下子就出来了。第七遍仔仔细细校对之后,才算最终定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的进步,必将带来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
采访人员: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使您暂停了文学创作,但这次转向似乎也给您后来的写作带来别样面貌。
冯骥才:我转向文化遗产保护,还是出于一种作家式的爱。作家写的往往都是自己熟悉的土地,对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有一种深切的、愿意为之付出的爱。无论是老城保护,还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抑或是传统村落保护,在中国田野大地奔走的时候,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这给予我投身文化遗产保护的无穷动力。我们保护多少,后代就会享有多少,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