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三星堆出现“微型文物”,祭祀坑出现大量“金珠”,纯度超24K

说起“考古” , 或有不少朋友会联想到至今未被发掘的“秦始皇陵”、“乾陵”等古墓 , 也正是“至今未发掘”才愈加令人好奇 , 无形中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但真考究起来 , “已被发掘的”三星堆 , 其神秘同样令人惊叹 。 暂且不说三星堆遗址3000至5000年以上的“超长历史” , 就是其出土文物 , 如今依然令专家“难以解释” , 比如5号坑出土的“24K小金珠” 。
三星堆|三星堆出现“微型文物”,祭祀坑出现大量“金珠”,纯度超24K
本文图片

简单来说 , 随着“三星堆”的逐步发掘 , 考古队在5号坑中清理出金器19件、玉器2件、铜器2件 , 另有牙雕残片等近300件;“5号坑”是迄今三星堆遗址发掘中出现的规模最小的祭祀坑 , 但也是诸多祭祀坑中“含金量”最高的 。 当然 , “5号坑”也出现了精美的“黄金面具” , 以及各种黄金铸成的兵器等;但尤为引人注目的却是一堆“24K小金珠” 。
三星堆|三星堆出现“微型文物”,祭祀坑出现大量“金珠”,纯度超24K
本文图片

既然是“小金珠” , 特点自然是“小”了 , 其直径大多只有0.1——0.2毫米左右 , 如此个头 , 就是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也显得很是“小巧玲珑”;但要说明一下 , 虽然这些金珠“小” , 但含金纯净度却达99%以上 , 这一发现着实令专家吃惊不小 。 说到这或有朋友不屑一顾“这有什么奇怪的 , 含金量不高 , 能叫金珠吗?”
三星堆|三星堆出现“微型文物”,祭祀坑出现大量“金珠”,纯度超24K
本文图片

乍一看 , 这话似乎说得没错 , 但仔细想又觉得哪里不对 。 专家之所以惊讶 , 并不是金珠99%的纯度 , 而是其历史;直白点说 , “三星堆”5号坑是距今4000年以上的历史遗迹 , “4000年前”是什么概念?那时的人类还处于“结绳记事”的半原始状态 , “发现和利用黄金”不算稀奇 , 但“提纯黄金”可就难了 。 理论上说 , 要将黄金提纯到99%以上 , 那种高温环境和去除杂质的工艺 , 即便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 , 也需要机器的帮助;“4000年前”肯定是没有机器的 , 暂且不说“去除杂质”的问题 , 就是其高温环境 , 古蜀人又是怎么营造出来的?
三星堆|三星堆出现“微型文物”,祭祀坑出现大量“金珠”,纯度超24K
本文图片

再说“提纯”的问题 。 这里举几个例子以作对比 。 “三星堆”考古发掘出不少黄金类文物 , 以“5号坑”为例 , 发掘出的黄金面具也好 , 黄金兵器也罢 , 但均为金银“合金” , 其比例大抵为含金量85%左右 , 银含量13%到14%左右;很明显 , 这些金器远达不到“24K纯金”的标准 , 但体积只有0.1、0.2“毫米”的小金珠 , 其黄金纯度竟达到了99%以上 。
三星堆|三星堆出现“微型文物”,祭祀坑出现大量“金珠”,纯度超24K
本文图片

按历史记载和其他考古发现为依据 , 就算到了明朝鼎盛的“海外贸易”时期 , 当时的金锭“含金量”也没能达到99%的纯度;4000年前的古蜀人 , 究竟利用什么“先进技术” , 才能将黄金提纯到“24K”的程度呢?还不止这些疑问 , 这些“微型文物”的直径仅有0.1、0.2“毫米” , 如此小巧 , 古蜀人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 又用来干什么的?说到这或有懂行的朋友笑了“这就不懂了吧?古代有种金饰工艺叫‘炸珠’ , 何家村窖藏文物中就曾出现过 。
三星堆|三星堆出现“微型文物”,祭祀坑出现大量“金珠”,纯度超24K
本文图片

这里说的“何家村窖藏炸珠文物” , 主要以“掐丝团花纹金杯”为代表 。 所谓“炸珠” , 简单解释为:古人将黄金溶液滴入水中 , 高温溶液遇水(冷)瞬间凝固 , 出现“爆炸声”的同时 , 亦会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理论上 , “炸珠”工艺早在汉代就已出现 , 风行于唐代 , 但专家怎么也没想到 , 如今的“炸珠”竟然是 4000年前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