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青铜器当废品卖掉,校长辨识文字,认出是西周文物,国宝得以存世

【青铜器|青铜器当废品卖掉,校长辨识文字,认出是西周文物,国宝得以存世】上世纪五十年代辽宁凌源海岛营子村的几位村民在耕地的时候无意中挖到了一些青铜器 , 几个人不识货 , 将青铜器当成废铜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 其中一个人留了一个带文字的青铜盖子 , 后来他拿着那个盖子找到当地学校的校长去帮忙辨识上面的文字 , 校长查阅资料后发现盖子上竟然是周朝的文字 , 一批青铜器被及时追回 , 避免了被化成铜水的厄运 , 其中一件国宝得以存世 。
青铜器|青铜器当废品卖掉,校长辨识文字,认出是西周文物,国宝得以存世
本文图片

1955年5月 , 辽宁省凌源县海岛营子村的唐永兴与社员们一起到山坡上去耕地 , 在耕地的过程中 , 唐永兴无意中锄出了一件青铜器 。 当时的人们文物保护意识并不强 , 唐永兴锄出那件青铜器之后 , 几位社员都围过来观看 , 大家分析了那件青铜器的材质为铜 , 然后有人提议:“既然是铜 , 就一定可以卖钱 , 咱们再挖挖看 , 如果挖得多 , 卖了钱大伙儿平分……”于是几个人就在那里挖了起来 。 还别说 , 这一挖果真有收获 , 几位村民一共挖出了16件青铜器 , 虽然那些青铜器看上去都很精美 , 但是这几位村民并不知道那些青铜器的价值 , 在挖掘的过程中下手不知轻重 , 好几件青铜器都被挖烂了 , 最后运到合作社废品收购站的过程中 , 路上又摔坏了两件 。 卖完废铜收到钱之后 , 几位社员平分了钱 , 就各自回家了 。
青铜器|青铜器当废品卖掉,校长辨识文字,认出是西周文物,国宝得以存世
本文图片

如果事情就此发展下去 , 那么这批珍贵的青铜器就会被化为铜水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 然而唐永兴的一个无意之举却挽救了这批宝贵的文物 。 原来 , 在废品收购站卖废铜的时候 , 唐永兴看见一个带字的铜盖子很别致 , 于是他就把那个铜盖子留了下来 , 装进口袋带回了家 。 回到家之后 , 唐永兴拿着那个铜盖子把玩了好几天 , 但是盖子上面的文字他一个也不认识 , 越把玩他越想要搞明白盖子上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 有一天下午 , 唐永兴拿着那个盖子去到了村里边的蒙民小学找到校长鲍凤斌向他请教盖子上到底刻的是什么字 。 鲍校长接过那个青铜盖子翻来覆去看了半天 , 他也不认识那几个字 。 但是鲍校长是一个教学和做学问都比较严谨的人 , 他特意喊来了学校的另外两位老师 , 大家一起查资料 ,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活 , 几个人终于确认这个盖子上的文字是周朝的文字 。
青铜器|青铜器当废品卖掉,校长辨识文字,认出是西周文物,国宝得以存世
本文图片

这一发现让鲍校长大吃一惊 , 因为唐永兴告诉了他 , 那些挖到的青铜器已经被他们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 鲍校长意识到这些青铜器有可能都是周朝的文物 , 可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 于是他一边安排一位老师到县文物局去报告 , 另一边自己跟唐永兴两个人直接去到合作社的废品收购站 。 万幸的是他们赶到废品收购站的时候 , 那批青铜器还静静地躺在废铜堆里 , 如果他们再晚来几天 , 这批废铜被运走之后就会化成铜水 , 这批文物也就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之上了 。
青铜器|青铜器当废品卖掉,校长辨识文字,认出是西周文物,国宝得以存世
本文图片

这批青铜器被从废品收购站的废铜堆里捡回来之后送到了辽宁省文物研究所 , 经专家鉴定 , 这是一批西周初期的青铜器 。 而唐永兴留下的那个青铜器盖子上的文字则是“匽侯作饙盂” , 这五字铭文证明了这些青铜器都是周朝初年燕国的一些器物 。 随后 , 专家们对发现这批青铜器的地点进行了勘探 , 发现这并不是一座古墓 , 而是一处窖藏 , 至于是何人将这些青铜器窖藏于此的已经无从查证 。 不过这批青铜器造型古朴 , 制作精美 , 是极为难得的周朝青铜器精品 , 其中最为珍贵一件文物则要数一件青铜鸭形尊 , 它后来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 是一件国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