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星辰大海》热播引发话题 佳作何须“花式营销”才“霸屏”?( 二 )


“差评式营销”还未退场 , “悲情式营销”登场 。 《前任》系列电影上映期间 , 一批观众在影院哭成泪人的短视频在社交网站流传开来 。 甚至 , 网络一度还出现观影现场闹情感纠纷的社会新闻 。 借观众怀念已逝感情的情感痛点 , 影片票房扶摇直上 。 两年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照搬营销套路 , 选在3月14日所谓“白色情人节”上映 , 宣传语直接打上“唯一观影提示:请带足纸巾” 。 紧接着网络开始流传影院散场的观众反应渲染悲情氛围 , 最终这部小成本影片收获逾九亿元票房 。
【佳作|《星辰大海》热播引发话题 佳作何须“花式营销”才“霸屏”?】“拿出做营销的诚意做正片该多好!”一位网友如是感慨 。 比起“差评如潮”的舆论氛围 , 背负收视率、票房压力的片方似乎更加惧怕“悄无声息” 。 诚然 , 在电影高度工业化的当下 , 创作与宣传发行往往是由两支团队分别执行 。 与此同时 , 海量信息内容面前 , 是需要一定的营销手段引起受众的注意 。 可是 , 但凡是以匠心打磨的好作品 , 恐怕也并不惧怕真正上映播出时 , 以实力和竞争对手“硬碰硬” 。 而且 , 依靠口碑和观众“自来水”实现票房逆袭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
专家指出 , “花式营销”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 可一味迎合观众猎奇心理的“自黑哈哈镜”或“美颜滤镜” , 注定只是“幌子”“噱头” , 创作方如果沉溺于此 , 舍本逐末 , 终将加速自身的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