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品读|在《此间》读诗——读希贤诗集《此间》

文/周所同
《此间》是一首诗 , 也是这部诗集的名字 。 多年阅读经验告诉我 , 《此间》这首诗在这部同名诗集里 , 其重要性与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 我先试着解读这首诗 , 尽管 , 我知道寻章摘句解读是笨拙的、危险的、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但泛泛地一掠而过读诗 , 如我这等老读者而言 , 怕是收效甚微的;用最笨的方法向年轻人学习 , 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
品读|品读|在《此间》读诗——读希贤诗集《此间》
本文图片

《此间》这首诗共三段14行 。 围绕着少年、岩石、初生的婴儿、母亲几个主体意象展开 , 这些意象设置的背景却是“一再后退的虚空”;在这些意象确立、推进、转换的过程中 , 始终有一条若有若无的细线 , 维系着那块重中之重的岩石 。 岩石的明暗 , 由岩石派生的众生相 , 构成诗境或诗意的核心;直至初生的那个婴儿 , 虽然有强大的心脏 , 但在未来也免不了染上硝石气味 , 并看着母亲“一点一点地/掏空自己” 。
这种变化是渐进的 , 也是突然的 , 诗中提及的实证主义者 , 热衷轮轴和嵌齿游戏的人们 , 以及那些鲸群一样在头顶忠实运行的星辰 , 代表着现实生活中各自不同的群体;无一例外也被这块岩石所左右 。 显然 , 这是一首具有魔幻现实意味和象征主义的诗篇 。
那么 , 这块“空荡荡房间诞生的岩石” , 虽然来路不明 , 需要辨认 , 但它一定是作者预设的 , 而且 , 早已在心中成型的某种东西;它可能是一种抽象的态势 , 也可能是具体的重负 , 是不便搬动或位移的阻力 , 更可能是有着某种传承意味和传染力的源头;能在一首短诗里 , 涵盖这么多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复杂的思考 , 打开人们进入社会、生存、生活经验与视野 , 诗人举重若轻做到了 。
仔细分析这首诗 , 其构成的要素是具体的 , 指向却是多义的;成诗的背景是虚拟的 , 呈现出的社会现状是十分真实的 。 进一步去想 , 希贤更善于在诗中设置对峙的物事 , 这或许正是她诗歌飞翔的双翼 。 她知道草木产生哲学 , 哲学又以悖论的方式解构和认知世界;她也知道诗歌真正的客体 , 全在于暗物质的发现和拯救 , 《此间》这首诗里的那块巨石 , 就是她从纷繁的物事里发现并拯救出来的 , 她相信并意识到这块巨石 , 可以承载她的所思所想 , 所以 , 她以《此间》命名这部诗集 , 其背后蕴含的意义 , 打开的天地 , 基本可以概括她在写作过程中 , 以丰富的情感、冥想的自由、快乐的发现 , 专注的创造着她的诗篇 。
读过这部诗集 , 并解构了《此间》这首诗 , 我认为希贤是一位值得信赖和期待的诗人 。 她在寻找自己并与自己相遇的过程中 , 已具备了与别人区别的力量;她有将日常生活情感上升为审美情感的能量;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 , 要全面检验一个诗人的综合实力 。 她的创作很少有非此及彼的判断 , 而是更注重心灵看到的才是真看到的东西;她的冥想和灵视功能也非一般 , 参看她的《回到岩石》这首诗 , 约略可见其审美倾向和对艺术追寻的足迹 。 她有逆行的勇气 , 也敢坦承自己的艺术偏见 , 她让形容词、动词倒下 , 只让名词站立;这是以唯物主义的立场看待物事的态度 , 也是她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总之 , 对我而言 , 她的诗是陌生的 , 蓄势充沛的 , 更是有梯度的 , 而诗歌的梯度越高 , 传来的回音就越大 , 给人的印象就越深 。
哲学是诗歌的近邻 。 希贤虽然年龄不大 , 诗龄也不长 , 但它的作品已具备了哲学背景和应有的精神气象 , 假以时日 , 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 是不用怀疑的 , 祝福她也羡慕她所取得的成就 。 与年轻诗人相比 , 她有我没有的东西 , 我与她的差距是明显的 , 也是没有地方说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