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独创“宁体”隶书,让他成一时名家,但书法仍满是匠气
随着清代碑学中后期由汉碑向北碑的审美转向,隶书趋于衰微,这也直接导致民国时期隶书创作水平的整体低下。民国隶书承清代隶书颓波,走上程式化的末路。
【 张迁碑!独创“宁体”隶书,让他成一时名家,但书法仍满是匠气】从民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行草大家辈出,而隶书大家则几近于无。在为数不多的以隶书著名的书法家中,宁斧成绝对算是此中佼佼者。
文章插图
宁斧成(1897—1966)字宗侯,号老腐,别署腐成,辽宁海城人。宁斧成自小受家庭影响喜爱传统文化,尤其于书法、篆刻、绘画用功最多。而其书法,又以隶书最为擅长,得浑厚、严谨、方正之妙。
宁斧成的隶书个性鲜明、面貌独具,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张迁碑》的方正,也能看到陈鸿寿隶书的用笔。可以说,宁斧成的隶书是将多家隶书元素,融汇于自我笔下而形成的全新形态。
值得称道的是,宁斧成将隶书结字的夸张、变形做到了“匠心独运”的境界,再加上他在书写过程中辅以浓淡墨色变化,更显其隶书的清矍高雅,让人耳目一新。
文章插图
但是,在宁斧成生活的年代,碑学是书坛的主流,书法家们将创作中心都集中到北碑领域,即便是学帖的,也多是走的碑帖融合的路子——碑体行书风靡书坛,书家更是远离隶书。这种现象到1949年后,虽有某些改观,但书坛无隶书大家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变。
再加上汉碑都是书丹之后镌刻在石头上,因而并不能反映汉代书家的真实书写面貌,由汉碑追汉人隶法本身便存在误读的可能,所以,从汉碑讨汉魏古法是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的。
随着近现代大量汉代竹简帛书墨迹的出土,我们看到,要讨寻汉魏古法,在相当程度上,须打破汉碑的桎梏,从简帛书这些汉代书家真迹入手,才能有所成效。
不过受历史局限,那一时期的书法家还没有机会将19世纪末发现的流沙坠简、楼兰残纸,借鉴反映到隶书创作领域。
文章插图
整个时代,隶书都处于弱势。在这样的书史背景下来看宁斧成的隶书创作,也许他书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便变得容易理解了。因为作为一个书家他最终无力超越时代审美精神的笼罩。
宁斧成隶书取法《张迁碑》,并受郑簠、陈鸿寿隶书的影响。他取《张迁碑》的方正、郑簠蝌蚪型笔法及陈鸿寿割裂、摆布的装饰化于一体,形成装饰意趣和美术化颇浓的“宁体”。
文章插图
作为隶书风格,宁斧成隶书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但这种个性化风格明显缺乏艺术美感和书史高度,而带有做气和匠气。
宁斧成取法《张迁碑》,但其书丧失了《张迁碑》深厚沉郁的金石气,笔意全无。而由大力提顿、断连造成的类似蝌蚪型笔法使其隶书笔意趋于俗道。
文章插图
更致命的是,宁斧成将陈鸿寿隶书装饰意趣推向极致,摆布、割裂,趋于支离、板滞,而将陈鸿寿隶书飘逸灵动的神韵完全丧失掉了。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评陈鸿寿写道:“他全仗聪明,把隶体割裂、改装、很醒目的。”
陈鸿寿的隶书虽不无巧饰、摆布之弊,但他牢牢把握住笔法和书意,虽巧饰而不做作,虽摆布而不呆滞,飘逸飞动,寓庄于谐,可谓匠心独运。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