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何绍基“来到”浙江,呈现百余书法珍品与文献( 二 )


【展览|何绍基“来到”浙江,呈现百余书法珍品与文献】展览|何绍基“来到”浙江,呈现百余书法珍品与文献
文章图片

临《道因碑》册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 纸本 27.4厘米×52.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楷书 读书延年横幅 清道光十四年( 1834) 纸本 29厘米×131.5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外 , 还有他在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任职国使馆提调期间写就的《种竹日记》 , 花甲之年主讲长沙城南书院时给学生的课卷批语 , 学书之余怡情绘事的逸趣雅作 。 当然 , 展览同时也展出了他自成一家后 , 于楷则力厚骨劲、于行则沉雄峭拔、于隶则古茂朴厚、于篆则遒峻凝重的独到之风 。
据浙江美术馆介绍 , “涵抱万有——何绍基特展”以湖南省博物馆何绍基藏品为基础 , 辅之以浙江美术馆专业策展团队广泛组织的资源 , 联合举办 , 系浙江美术馆十余年来“中国传统经典系列”传统书法大型特展品牌项目的延续 , 也是克服疫情等困难与湖南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交流合作的最新结果 。
展览|何绍基“来到”浙江,呈现百余书法珍品与文献
文章图片

楷书 初未有不联 清 纸本 180.5厘米×30.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书法“初从颜真卿问津” , 早年学书取法受父亲影响颇大;亦勤奋刻苦 , 曾“手钩《忠义堂》全部 , 又收藏宋搨本《祭伯文》《祭侄文》《大字麻姑坛记》《李玄靖碑》” 。 初具秀润、畅达、清刚之气 。 中年学书博取众家 , 曾获《道因碑》《张迁碑》《礼器碑》等旧拓本 , 临仿多遍 , 其书学经历与书学思想在《何绍基日记》中可见 。 书风渐趋老成 , 笔意纵逸超迈 , 醇厚有味 。 晚年专攻隶书 , 自课甚勤 , 临“张迁”“礼器”等碑 , 几逾百遍 。 观其所书 , 甄陶万象 , 孕育百灵 , 草篆分行冶为一炉 , 神龙变化 , 不可测已 。 天分之高 , 用功之深 , 天下无偶 。 同时期的曾国藩就认为何绍基的“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 。
展览|何绍基“来到”浙江,呈现百余书法珍品与文献
文章图片

行书 论书语轴 清 纸本 127.5厘米×62厘米 长沙市博物馆藏
展览|何绍基“来到”浙江,呈现百余书法珍品与文献
文章图片

行书 集《争座位帖》字长联(注:行路为上联、得师为下联) 清 纸本 168.5厘米×45.5厘米×2 湖南省博物馆藏
在何绍基丰富的宦游经历中 , 曾七次到访杭州 , 与浙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
何绍基父何凌汉曾任浙江辛卯科乡试正考官并提督学政 , 其师阮元曾任浙江巡抚 。 阮元非常赏识何绍基 , 何绍基的书学主张几乎全盘来自阮氏 。 道光三十年 , 何绍基衔恤南归 , 经过杭州 , 憩暑于净慈寺 , 和僧六舟达受“晨夕谭艺者五、六十余日” 。 六舟“日出其积年所蓄金石打本及所藏名书古画 , 相与欣赏订正 , 有时辩驳风起 , 奇论电发 , 蚊蹲于鼻、汗流被髁而不知也” 。 他和六舟的金石之交前后维持了二十多年 , 传为艺坛佳话 。
展览|何绍基“来到”浙江,呈现百余书法珍品与文献
文章图片

行书 《画史会要·孙位》语轴 清 纸本 201厘米×44厘米 杭州博物馆藏
展览|何绍基“来到”浙江,呈现百余书法珍品与文献
文章图片

僵梅卧柳之庐 清 纸本 59.3厘米×168.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和龚自珍、吴云、六舟、赵之谦等人有过密切交往;72岁时 , 还应杨昌浚之聘 , 主浙江孝廉堂讲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