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

对于面孔的捕捉与兴趣是生而为人的天性 。一张张面孔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丰富的、有创造力的人,而“人就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 。激发人的创新与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 。”
澎湃新闻获悉,“见面:世博会国际参展方捐赠藏品展”近日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对外展出,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雕塑、绘画、面具、皮影、剪纸、艺术装置共述“面孔的故事” 。展出的面孔包括盘古、美猴王、思想者、飞天等等 。
美猴王|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展览以“面孔”为切入点,从历届世博会国际参展方捐赠馆藏中挑选了近50套包含面孔元素的展品,并根据外形的相似性或内容的相关性将这些面孔分为20组,引导观众比较每组面孔的“同”与“异”,体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共通性 。展览分为“来处”“生存”“他人”“关系”四个单元,相对应地展现了世界不同地区人们对于“我从哪里来”“我如何生存”“你是谁”“你和我的关系”四个问题的回答 。
策展人洪丽娜告诉《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展品虽小,但它的背后却是一整个人类发展的纵横网,仿佛“连连看”一般,它们跨越地域时空在此“牵手相见” 。
中、捷两国“美猴王”
中国观众对美猴王十分熟悉 。展览中,展示了两张美猴王的面孔,一张来自东方,一张来自西方 。
孙悟空的形象自古有之,据考证最早出现在敦煌榆林窟的西夏壁画中 。明代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中对孙悟空进行了细致描绘,这一形象也大量出现在小说插图、戏曲脸谱、木偶、皮影、剪纸等艺术门类中 。
美猴王|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
文章图片
中国美猴王
1961年,《西游记》的捷克译本出版,艺术家斯科纳为书作图 。《西游记》在捷克很受欢迎,多次再版,并改编成剧本 。
美猴王|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
文章图片
捷克美猴王
有趣的是,斯科纳到访中国时随身携带了一个笔记本,沿途记录任何他感兴趣的事物 。而且,这本笔记本更像是“手账”或速写本,斯科纳常用绘画而非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记录 。这些绘画记录,也都可以在展览上细读 。例如,斯科纳在笔记本上经常会用到的中文词汇,比如“男厕所”、“公共汽车”、“去哪儿”等 。他把汉字看作加强想象力、使人做梦的象形符号,蕴含着古代智慧,是异域的魔咒和密码 。
美猴王|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
文章图片
捷克美猴王插画《悟空三调芭蕉扇》
美猴王|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
文章图片
捷克美猴王插画《八戒义激美猴王》
美猴王|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
文章图片
捷克美猴王插画《悟空斗法二郎神》
盘古、隋炀帝与“道情皮影”
美猴王|面孔“连连看”:飞天、美猴王形象里的古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