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王维的深情:一半致离别,一半归田园( 二 )


离人只能将满腔孝心托于兄弟,依依不舍地与乡邻告别。
王维也想到自己少小离家,泪水沾湿衣襟。
寥寥数句,穿越千年,依旧动人心肠。
除了离家之苦,王维一生,性情平和,结交诸多好友,有如孟浩然、张九龄等名人,亦有历史上无名之人,但分别之殇,同样销魂。
田舍!王维的深情:一半致离别,一半归田园
文章插图

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边境战事吃紧,朝廷一纸诏书,派元二去安西担任节度使。
渭城古道,是西行之人的必经之路。蒙蒙细雨中,绿柳如烟。
良辰美景,却是送别之路。王维劝元二多喝几杯,西去之路,长路漫漫,故人一别,后会不知是否有期。
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后人据此改编成《渭城曲》,传唱千年。
但,文字能表达的苦,或许都还不够苦。
书中记载,王维中年曾痛失挚爱和腹中子,以致多年来,他孑然一身,但并不留下一字句。
同样,在王维晚年,他痛失爱母,三年丁忧,柴毁骨立,也并未写下怀念母亲的诗句。
他把这份离别苦,化作最刻骨的回忆,深藏在他的生命里。
03、此生归处,是田园
何以解忧?王维心中早有答案。
在《送孟六归襄阳》中,他就写过: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他认真地对孟浩然说,在田舍内,笑读古人书,且醉且歌,这是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可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依旧身在官场,何故?
《偶然作六首》中曰:
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
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他做官,除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供养兄弟姊妹。
或许这样行事,没有李白的潇洒肆意,陶渊明的清高孤傲,但这恰也是最让人敬佩的地方,他是一个人间烟火中的,真实而鲜活的灵魂。
另外,王维以维摩诘为精神追求。维摩诘是何人?红尘中,最有修为的菩萨。
这又是王维精神的另一层伟大之处,亦官亦隐,在尘世中修行,在自然中修心。
【 田舍!王维的深情:一半致离别,一半归田园】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田舍!王维的深情:一半致离别,一半归田园
文章插图

在不惑和知天命之间的年纪,王维也终于有精力、有实力,开始筹建自己的辋川别业,按照个人的喜好,为自己打造一个世外桃源。
辋川山水中,有“明月清风,白石浅滩、空山青苔,古木垂柳,飞鸟夕岚山”。
在这里,他足以与家人,共赏佳境;足以与好友,赋诗唱和;足以和僧侣,参禅悟道;足以一个人,读书作画。
青山之中,他挥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明月之下,他吟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森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绿水之上,他感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在这里,他的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与宁静,从宁静中生发出自在与喜乐,从喜乐中悟到生命的生机与灵性。
公元761年,一个平静的山中夏日,61岁的王维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他为弟妹亲友们,留下告别书,停笔坐化,从容离世。
生前,他奏表将辋川别业上交国家,成为清源寺的庙宇。死后,他清白一身,在辋川的竹林清风中,静静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