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柱#青未了|虎山石韵

文/周慎宝山有石才能撑托起不断向苍穹伸展的脊梁,才能雄浑而有力度,充满阳刚之美。擎天柱#青未了|虎山石韵
文章插图
山东莱芜市钢城区境内的卧虎山,远观则山势陡峭,危崖劲露,光滑奇削,气韵磅礴;近观则峰秀石奇,随处可以邂逅石头的形态和神韵。因山的顶部蜿蜒绵亘,略有起伏,似猛虎俯瞰,瞩目南瞻,雄姿可畏,有无须雕饰的自然之美。麦浪滚滚的季节,我慕名走进了卧虎山的怀抱,倾听大山的声音,品尝大山的味道。一路松槐夹道,枝叶婆娑,苍翠欲滴;大山深处,坡陡谷深,裸崖围闭,松槐荆棘依石而生,石与树交融,相应成趣;石间清泉长流,潺潺不息。行于谷间,便有“古壁嶙峋跨石台,幽然盘径绝尘埃”之境况,行走在这里,会油然产生一种超脱隐逸之情。这里的确是修身养性、怡然自乐的风水宝地。卧虎山独占“雄、险、奇、秀、幽”五字,从这五字之中,可抽象升华出许许多多诗情画意来。山腰有一峡谷,缓而肥沃,有一尼庵掩映于参天成荫的板栗林之中,庵基的大致轮廓还依稀可见,一块巨大的孤石上那尼姑以石磙碾米的槽沟还完好地躺在那里,静静地回味着当年那悠扬的晨钟暮鼓的回声。有诗描述了这里当年的幽静:“万叠云深扫不开,半星无处着尘埃。就中结个毛庵子,只许清风明月来”。擎天柱#青未了|虎山石韵
文章插图
登上山巅,但见“山脉依松划,山体叠石连”。白花花的石头任凭风雪抽打,烈日曝晒,野火焚烧,它们都一动不动无言地甘为大山承受着一切。它们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石林立,组合有序,到处裸露在外,富有极强的韵律感和层次感,表现了大山的牢固和坚强。不论石梁石崖,还是棚石、洞石、叠石,恰似水墨绘就的线条清晰、黑白相间的石画,在蓝天、白云、溪水、绿树的衬托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跟随目光不断次第展开。地质学家说,石头曾经都是熔岩冷却下来的,那么,尽管它们的表面冰冷,永远沉默,但每块石头的深处仍是一团充满生命力的火,还有烧灼时的记忆。每块活着的石头,它的肉体内还流淌着火热的岩浆,即使冰河也无法使它冷却,岁月也无法使它枯竭。难怪人们送给那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头以活灵活现的名字,有皇冠石、靴子石、鹰嘴石、哺乳石、猴子石、狮子石、海豚石、蛤蟆石、金龟石,还有元宝石、雷劈石、棺材石、神碾石、丞相石等等。由于花岗岩的球状风化明显,其造型似人、似物、似兽、似禽。每块石头上都附着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擎天柱#青未了|虎山石韵
文章插图
位于峰西的元宝石,是财神爷赵公明敛聚黄金所铸,令白额虎日夜在此守护。东海龙王西游时发现了这只元宝,遂起贪财之心,于是命令九条龙子龙孙前来与卧虎夺宝。鏖战七个昼夜,终因难敌卧虎而纷纷长啸而去。财神爷闻听龙啸之声迅疾赶到,左手一指元宝,元宝失光为石,右手一指东逃的九龙,九龙化为九座山头,成为九龙山。形成了西虎东龙的虎龙脉象,实属藏龙卧虎之地。峰西三百米处的悬崖峭壁之上,一爿巨大的神仙碾巍然耸立。碾砣长约十米,直径六米;碾盘直径二十五米,厚度十米。那巨石擎托着的碾盘,三分之一悬于空中,下面是墨绿的槐花谷,十分神奇而壮观。相传,这爿碾原来是有碾砣、碾盘、碾椁、碾轴的。每年八月逢九,天上的七仙女便来到卧虎山碾米成粉,制作点心以孝敬玉帝王母。后来,王母惟恐女儿常到人间推碾滋生思凡之心,便命天神拆毁石碾以断掉仙女下凡之路。天神将碾椁拆下来扔于东海,又将碾轴拔出来直插峰侧,如今一根八米高的碾轴石似擎天柱一般巍然屹立在虎山之巅。听完这个故事,惋惜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若王母不下令拆碾的话,那七仙女早已定居在卧虎山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了。而今华夏逢盛世,仙居何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