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森@赵子昂57岁写的一幅行书,具备晋人风骨,可惜流落海外

作为元朝时期的顶尖书法家,赵子昂被后世人列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名垂青史,他独创的赵体书法惊艳了一代又一代人,堪称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赵子昂本是宋朝赵家皇族,更是秦王赵德芳的嫡系子孙,根红苗正的皇家天人,只可惜,南宋的灭亡,让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吴森@赵子昂57岁写的一幅行书,具备晋人风骨,可惜流落海外
文章插图

?一个赵家皇族的人,去入仕了元朝,给仇人做官,这使得赵子昂背上了“贰臣贼子”的骂名。
不过,赵子昂虽然在历史上的风评不好,但他的才华,真的是让人惊艳。
除了楷书之外,赵子昂还擅长篆、隶、行、草这四种书体,是真正的五体皆通,此外,诗文、绘画、经济、鉴赏等,他也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当时的世人,都称其为“通才”!




吴森@赵子昂57岁写的一幅行书,具备晋人风骨,可惜流落海外
文章插图

他在57岁那年,也就是1310年九月,他奉诏自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北上,前往大都(今北京)。
在经过浙江南浔时,为赵子昂送行的独孤长老拿出一件《宋拓定武兰亭》,赵子昂观看之后爱不释手,随即从独孤长老手中求得,恰巧同船的好友吴森(元代著名书画家吴镇的叔叔),亦携带着家藏的一本《定武兰亭》。




吴森@赵子昂57岁写的一幅行书,具备晋人风骨,可惜流落海外
文章插图

有了这两本书,赵子昂的旅途总算是不会寂寞,他时时展读、临习,最终悟出了一番心得,在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写下了十三段跋文,后人称之为《兰亭序十三跋》。
《兰亭序十三跋》是由小行书写的,因多次写成,故字形大小不一。
赵子昂把此作写得随意自然,但是笔笔精到,从中可以看到晋人之风,可谓是潇洒脱俗,温润尔雅,显得十分灵动,结体与章法又恰到极致,犹如天上繁星,自然天成。




吴森@赵子昂57岁写的一幅行书,具备晋人风骨,可惜流落海外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的是,赵子昂是学王羲之学的最好的一个人,而这《兰亭序十三跋》又是赵子昂从《定武兰亭》中领悟出来的心得体会,写得自然是十分用心。
而且,此作中提出的一些理论和看法,也影响了不少的后世书法家。
就如“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传”这句话,就让后世很多人奉为学书法的至理名言。




吴森@赵子昂57岁写的一幅行书,具备晋人风骨,可惜流落海外
文章插图

所以说,这《兰亭序十三跋》不论是书法还是里面的内容,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
但可叹的是,此作遭遇了一场大火,只剩下烧剩的残本,重作装裱之后,被世人称为“火烧本”,“火烧本”上,又有翁方纲和成亲王永瑆等人的考证题跋,但是后来流传至日本,为高岛菊次郎所藏,并捐赠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一代神品行书,就此流落海外。
【 吴森@赵子昂57岁写的一幅行书,具备晋人风骨,可惜流落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