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苏轼出上联: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佛印的下联,却“更狠”( 二 )


佛印眼就瞪起来了,明白苏轼这是在找茬。怕是嫌弃我,为了不付人家工钱,借故刁难工匠。就他坏心眼子多,也好,我先听听。想到这,佛印微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居士请出联。”


佛印@苏轼出上联: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佛印的下联,却“更狠”
文章插图

苏轼朗声说:“好,那我就出上联了,且听好,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
说完苏轼虽强装严肃,但那眉眼里却全是笑意。僧人和工匠,哪懂这里面的文章,于是就都看着佛印。而佛印却鼓着腮帮子,瞪着苏轼!
好你个小苏子,果然消遣我来了。啥叫“四口围犬”,不就是个“器”字吗?还“口多犬少”,分明讽刺刚才我们四对一,七嘴八舌评判石犬罢了。你个坏小子,干脆就直说 “不成器”不就得了,却搞得这么清晰脱俗!
苏轼已从佛印的反应中,猜到佛印心思,却还是一本正经的模样,道:“禅师啊,高僧!我的上联如何?可能对出?还望指教一二哦。”
佛印没奈何,吧嗒了两下嘴。他明白,苏轼这个上联虽损,却是一个拆字联,全围绕着“器”字做文章,不但对联本身就极难对出,更要命的是还必须反击苏轼,这简直难于上青天了。
可就这么认输?佛印也不甘心。为了拖延时间,便合掌说道:“居士何意,我已知了!那个,一贯都是有居士,便有小妹跟随,如何今日却不见小妹?”


佛印@苏轼出上联: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佛印的下联,却“更狠”
文章插图

苏轼差点没笑喷!清楚佛印这么拉东扯西的,是在拖延时间。于是他扬起手中木棍,强憋着笑,点指佛印道:“休顾左右而言他,且直言,可否对此?”
哪料佛印却等着苏轼手中的木棍,那眼就变亮了,哈哈大笑道:“早已对出了,居士既然这么心急,就请听好!我的下联是,二人抬木迈步来,人短木长!”
刚才还嚣张的苏轼,立刻面露愠怒。好你个大和尚,没想到更狠,竟敢说我苏轼“见识短”。
来,在古代,也就是繁体字的写法,是这样“來”,由两个“人”,一个“木”组成!故而,二人抬木,就是一个“来”字,显然回了一个拆字联。妙就妙在最后的解释“人短木长”。
苏轼当时,是手拿着一根木棍当拐杖用呢,故而明显是在讥讽苏轼,你这人的见识太短,却还敢用木棍指着我说不成器。
佛印合掌嘿嘿一笑道:“居士,我这下联回完了,请再付给工匠一份工钱吧!”


佛印@苏轼出上联: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佛印的下联,却“更狠”
文章插图

原来,佛印禅师已经把工钱付给了工匠,他们四位僧人,之所为围着石犬评判,无非是在争论,关于犬的一段佛家典故。
话说,佛祖当年在舍卫城传法时,一位不知行善,只知道欺压百姓的官员家,便养着一条大白狗。
一次佛祖去他家想感化此官员时,恰好官员不在,那白狗就冲了过来,对佛祖狂吠不止。
佛祖便哀怜道:“白狗啊,白狗,你过去因为愚痴、邪恶而又爱财如命,故而堕落到畜生为狗,现在还不觉悟吗?”那白狗立刻不叫了。原来这白狗便是那官员的父亲转世。
【 佛印@苏轼出上联: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佛印的下联,却“更狠”】如今,苏轼明白原由后是连连摇头苦笑不已。闹了半天是这么回事,果然还是我“人短木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