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拍卖会上的一张“破被子”,被工薪族9万捡漏,后拍出1.3亿天价( 二 )


捡漏可谓是卖家与买主之间的一场博弈 , 这场博弈不单是眼力、见识的考察 , 也是心理的较量 。
深谙此道的秦先生虽然十分看好这件藏品 , 却没有着急张扬 , 这件袈裟最后在冷淡的氛围下流拍了 。

掷重金 , 冒险捡漏
拍卖会一结束 , 秦先生便立刻取出了自己卡上的四万块钱 , 随后又向朋友借了五万元 , 以备不时之需 。
这笔钱对于当时还是工薪阶层的秦先生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
况且古玩界还有着“落子无悔”的传统 , 一旦成交无论真假都不能退货 , 如若“打眼” , 这九万块钱可就是秦先生交的巨额学费了 。
但根据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经验 , 秦先生坚信这是一个难得的捡漏机会 , 短暂思忖过后 , 他决心冒一次险 。
第二天 , 秦先生便来到拍卖行以九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件袈裟 。

将袈裟带回家后 , 秦先生反复观摩研究起来 , 外层的面料确实破旧了一些 , 价值不大 , 但是透过阳光隐约显示出的内层图样确是不凡 。
再三考量后 , 秦先生决定冒险拆开袈裟的夹层 , 一探究竟 。
随着夹层被拆开 , 一片金黄的绸缎显现出来 , 密密麻麻的梵文和佛教图案织绣其上 , 秦先生知道这绝非凡品 , 自己赌对了 。
经鉴定 , 国宝终显值
怀着激动心情 , 秦先生立刻找了位专家帮忙鉴定经文 , 谁知专家的鉴定结果却让秦先生高涨的热情瞬间跌落到了谷底 。
专家称这件文物是一件陀罗尼经被 , 是作为陪葬品盖在死人身上的 , 俗称“裹尸布” , 如此不祥之物应该及时出手 。

秦先生虽然心中失望 , 还是决定再找些专家重新鉴定 , 以期结果发生转机 。
后来几经辗转 , 秦先生结识了故宫博物院的权威专家张淑芬老师 , 张老师一眼便认出这件黄色绸缎的织造手法叫做缂丝 , 是一种极难的织造技艺 , 多见于宫廷 。
随后经过多轮论证 , 专家们终于认定 , 这件袈裟是属于乾隆皇帝本人的陀罗尼经被 , 跟随他葬于裕陵之中 , 由于东陵大盗孙殿英的盗墓行径 , 这件宝贝才重新流落民间 。
至此 , 陀罗尼经被的价值终被世人所认知 , 2008年 , 这件文物就被拍出了7205万的天价 , 2010年 , 秦先生以1.3亿的天价将其拍出 。
秦先生和陀罗尼经被的故事也成了捡漏史上一段抹不去的传奇 。
当然 , 我们传诵这些传奇的捡漏故事 , 绝不是怂恿平民百姓都投身到文玩收藏的大军中 , 做着靠捡漏一夜暴富的黄粱梦 。

我们要深知捡漏讲究的是缘分和财路 , 强求不得 , 即使得遇良机 , 也需要拥有过人的胆识、超强的眼力 。
收藏界讲“一好二迷三钻研 , 一层境界一层天”就是这个道理 , 切不可“只见捡漏暴富家万贯 , 不见倾囊打眼走麦城” 。
【文玩|拍卖会上的一张“破被子”,被工薪族9万捡漏,后拍出1.3亿天价】如若您真的对文物收藏兴趣盎然 , 不妨先去博物馆中领略文物之美 , 亦或是闲时去古玩市场逛上一逛 , 淘上那么一两件和自己“对眼儿”的宝贝 , 无论旁人称其价值几何 , 于您而言 , 它都是珍贵的 , 此便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