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一戏一人生

【 广昌&一戏一人生】他37年专注孟戏,把濒临失传的广昌孟戏传承发扬;他排除万难,坚守和发展壮大剧团,培养了一批批唱孟戏的接班人;他守正创新,积极参与创作编排《送别》、《红莲花开》等多个本土特色的旴河高腔新剧目……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昌县甘竹镇大路背孟戏剧团副团长——李安平。
据了解,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又名“旴河戏”,约起源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传承演出近600年。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被誉为我国古老剧种的“活化石”。2006年5月,广昌孟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结缘:一声孟戏 一生孟戏
李安平的父亲李金生是甘竹大路背业余剧团老生及净角业余演员,在父亲的熏陶下,李安平从小就是个“孟戏迷”,耳濡目染的孟戏唱腔成了最动听的音乐,在他心间种下了热爱孟戏的“种子”,让他的一生与孟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16岁的李安平初中一毕业就加入了甘竹大路背业余爱好者剧团学戏,师从大路背业余剧团导演谢传福老艺人。作为初学者,要想学好孟戏,不仅要有一定的天赋,还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常常要反复揣摩成百上千次才能像模像样,但李安平仍像着了魔一般下苦功去学。每读到剧本中的生僻字词,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翻阅词典,追根问底,直到弄懂为止。最难的还是孟戏唱腔,每一句的旋律都不同,刚学习孟戏时,李安平一年只能唱好一句词,两三年都未必能唱好一段词。
为了学好孟戏,李安平全身心地投入,无论是拿着镰刀还是捧着饭碗,嘴里总是反复练习师傅教他的唱词,天天不间断地吊嗓子、练唱腔、走台步。学戏虽难,可李安平偏偏越唱越喜欢,他说:“只要唱起孟戏,感觉一切烦恼都没有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李安平不断地刻苦训练,功底越来越扎实,于1995年正式上台演出,此时距他学孟戏已有10年。之后,他更加勤学苦练,逐渐掌握了唱、演、编排等各项技能。从配角到主角,李安平脱颖而出,接过了师傅的“接力棒”,成为了大路背业余剧团的男一号、台柱子。2008年9月,李安平被国家文化主管部门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了广昌孟戏的“守护人”。
坚守:排除万难 不忘初心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如春潮涌动,剧团里的8个年轻人先后外出打工,使剧团的排练一度搁置。李安平也曾犹豫是否外出务工挣钱,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但师傅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如果你走了,广昌孟戏就再也没有希望了!你难道要让它断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吗?”最终,发自内心那份对孟戏的热爱与不舍,让李安平决定选择坚守,努力延续孟戏的“星星火光”。
身为孟戏剧团的台柱子,他要为坚守和发展孟戏剧团而奔走劳累;身为家中的顶梁柱,他要挑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与重担。但这两件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在当时,剧团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李安平只能自掏腰包购买演出物资,对演出需要的化妆、服装、灯光、道具等事亲力亲为。因为花时间唱戏排练,他耽误了很多赚钱的机会,甚至还要往剧团倒贴钱,影响了家庭收入。看着邻居都盖起了新房,自己一家老小却依然住在旧房屋中,李安平的妻子黄斗秀少不了一些怨言,他虽心怀愧疚,但仍痴心不改。李安平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后,国家每年给予2万元的资金支持,他将这笔资金大部分用于维持剧团开销。他说:“私心重,不服众。只有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才能把整个剧团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