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远去的老手艺 来看缙云这群大爷大妈做箬帽( 三 )

“南顿箬帽一直名气很大。从解放前说到南顿,就是南顿箬帽、南顿灯笼,就变成了南顿的一个符号。上一辈流传下来据说是清中末,到文革期间达到高潮,因为当时南顿田少山少,只能靠手工艺就地取材,补贴家用。后来逐步家家户户都做,最辉煌的时候是1976年供销社收购,有账可查是47万(顶斗笠),被供销社卖出去。”
技艺@远去的老手艺 来看缙云这群大爷大妈做箬帽
文章插图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南顿村民以制作箬帽、灯笼为主要经济来源,解放后成为一项副业收入。计划经济时代,箬帽属于生产资料,生产的箬帽也由当地供销社收购和销售。为了多赚一些家用,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挤压休息时间赶制箬帽、灯笼。
南顿村的箬帽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小箬帽因为轻巧可晴雨两用,由于大、中号帽子较为沉重,仅雨天使用。主要材料为毛竹、箬叶、油纸、尼龙布等。虽是一顶看似简单的箬帽,却也需要破竹篾、编架子、别顶、夹棕、夹纸、镶边、插顶、打包等8道主要制作工序,其它工序20余道。
技艺@远去的老手艺 来看缙云这群大爷大妈做箬帽
文章插图
在蔡云根手中,一条条竹片被劈成薄厚、长宽适中的篾片,妻子周芳球取几根篾片先从帽顶编织,编出帽顶后,蔡云根拿出一个中间突起周围扁平的圆盘,将帽顶雏形扣在了圆盘上,这个圆盘就是箬帽的模子,箬帽成品的形状、大小全都要仰仗它,但凡会做箬帽的人家都有这么一个老物件。
技艺@远去的老手艺 来看缙云这群大爷大妈做箬帽
文章插图
【 技艺@远去的老手艺 来看缙云这群大爷大妈做箬帽】在模子上固定好大小后,柔软细长的篾片儿,在蔡云根手指间跳跃抖动,随着篾片不断翻飞,一顶箬帽逐渐现出雏形。随后,周芳球将编织好的帽坯反置于中空的圆盘上,开始往上一层层铺垫。
技艺@远去的老手艺 来看缙云这群大爷大妈做箬帽
文章插图
周芳球说:“尼龙布、白纸、粽箬,有一层尼龙布下雨就不会打湿,还凉快一点。以前他们没用尼龙布只有两层,现在尼龙布弄起来好看一点。”
技艺@远去的老手艺 来看缙云这群大爷大妈做箬帽
文章插图
垫好之后,周芳球拿起另一个帽坯倒扣其上,在帽顶插入一根细短的竹蔑进行固定,再将帽檐外的箬叶修剪整齐后开始锁边。将最后一个篾片头塞进帽檐后,一个箬帽的制作工序也就此完结,可要上市售卖还差最后一步,选择一个晴好天气,将编制好的箬帽拿到空地上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