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从《铁道游击队》到《铁道英雄》:英雄书写的新时代转向( 二 )


影片的后段,老王被抓捕上车,少年恍然大悟,在汽笛的轰鸣声中大喊老王“爹”的时刻,影片被烘托向高潮。除此之外,老王在上车的那一刻与濒死之时哼唱的小曲儿“太阳出来”,也暗示着长夜已尽、黎明将至。电影对老王外貌特征以及性格、习惯的细节刻画,和在其身上所安排的悬念和隐喻,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以及英雄性在平凡人物中的升华更为真实。
在《铁道英雄》中,小人物或者边缘人物有多样、立体的呈现。护士小庄起初在日军的医疗队工作,胆小寡言,但在日军盘查铁道队长老洪时,她将装有情报的烟藏在绷带中,最后参与支援了山区部队;添煤少年的父亲下矿后生死不明,以往他面对日军的催促打骂一直唯唯诺诺,但在老王被抓后他奋起反抗,与日军殊死搏斗;亓顺原本在兵工厂验枪,哥哥亓鲁牺牲后,他也投身到斗争中,为铁道队升级和改造武器……
在新时代的英雄书写中,日常生活的经验更加被强调,人物塑造更加注重其内心世界与情感流动。不是神化的英雄而是人化的英雄重新走向荧幕,现实性的刻画为早已远去的、耳熟能详的历史提供了可接近的途径和全新的理解角度。这些小人物、老百姓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是当他们汇入到革命和历史的洪流当中时,他们又展现出了英雄的品格。当下的红色电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日常生活的小切口与宏大叙事之间价值鸿沟的弥合。
主旋律电影的商业突围
近些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始终面临着代际叙事的挑战,也就是传统的红色叙事如何与年轻一代达成有效的沟通,在重写英雄故事的过程中也呼唤着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新建构。在这个意义上,《铁道英雄》通过商业叙事逻辑的嫁接进行主旋律电影的突围。
影片的开篇即是惊险刺激的商行刺杀与劫车场面,快节奏的剪辑与激昂的配乐,列车在茫茫雪原疾驰的宏大场景,迅速将观众带入影片讲述的时空场域。影片通过铁道队的三次劫车划分叙事段落,第一次成功劫获药品后,藤原开始对老洪等人的身份产生怀疑,第二次劫武器的铁道队员遭到埋伏,老王的卧底身份也被发现,第三次劫车则是老洪与藤原的最后决战。通过成功、被怀疑、失败到英雄之死,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走向和多线交错的叙事模式,影片表现出较强的戏剧张力。
整体来看,《铁道英雄》存在着明暗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铁道队员骑劫列车的枪战动作戏,暗线则是在敌军监视下老王和老洪用烟传递情报的悬疑对决。在动作戏的部分,影片通过特效以及剪辑技术,在流动的列车空间中营造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在谍战悬疑的部分,情节则更多发生在静止的车站,从而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敌我双方的相互试探与言语交锋,烘托暗流涌动的对峙气氛。除了言语上的交锋,一些肢体语言的细节也推动了紧张气氛的形成。例如,老王经常给古本站长送花生和酒,但最后一次古本向他交代列车进站时间时却没有接过老王的花生,暗示着老王的卧底身份已经暴露。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运用较大篇幅刻画反派人物藤原,通过对其智谋与残忍的展现,强化敌我双方之间的对立冲突。铁道队与日军的斗争被具像化为老洪、老王等人与藤原的交锋,藤原使用望远镜监视车站的一举一动也表现了铁道队员始终处于被观看地位的紧张与压抑。为勇毅智慧的主角设置一个强大的对手并通过二者此消彼长的互动来推动情节发展,这符合基本的商业片叙事逻辑,也符合观众基本的观看习惯。影片的最后,老洪在列车上用烟点燃身上炸弹的引线,与藤原同归于尽,远处的山坡上,教导员和其他的铁道队员凝视着这一幕的发生,预示着惨烈的斗争过后,希望的火种仍然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