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斯科特蹭女权热度?他领先潮流四十年( 二 )


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 , 科默的角色在被强奸后做出了一个进步女性才会做出的勇敢选择 , 但这一选择为她带来的 , 只是更多痛苦 。 社会质疑与诘难为性侵受害者带来的二次伤害 , 即便在六百多年之后的当代社会 , 依然屡见不鲜 。
但屡见不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 便是老生常谈 。 《最后的决斗》列举的这些事实虽然确凿存在 , 却因为一次次被复述而削减了力度 。 至于影片所表现的人物群像 , 其实大多数都有些流于脸谱化 。 像沉迷酒色的公爵(本·阿弗莱克饰演) , 羸弱无能的国王 , 和因为软弱而背叛科默的闺蜜 , 就都是仅仅以刻板形象存在的功能性角色 。
角色|斯科特蹭女权热度?他领先潮流四十年
文章图片

那么《最后的决斗》的亮点在哪呢?
在我看来 , 它的亮点在于斯科特与编剧们借叙述机制本身而表达的微妙观点 。
比如 , 如果你足够留意 , 就能发现在达蒙与德赖弗各自的叙述章节中 , 叙述的重心都不是他们与科默的关系 , 甚至不是事件本身的起承转合 , 而是他们自己 。 达蒙和德赖弗都很注意包装自己的形象 , 前者在自己的叙述段落中以忠诚勇敢的形象现身 , 后者在自己的叙述段落中则以宽宏大量、不忘旧情的忠厚形象出现 。 两人都在强调自己的人格魅力 , 而德赖弗和达蒙在各自段落中 , 也呈现出了属于各自的明星光环 。
角色|斯科特蹭女权热度?他领先潮流四十年
文章图片

但在科默的叙述章节中 , 真相却是如此赤裸 。 两个男主角都没有太多魅力可言:达蒙是个古板善妒、心胸狭隘的大男子主义者 , 而德赖弗则是个虚荣的自恋狂 , 认为世上没有自己得不到的女人 。
归根到底 , 在三人的叙述章节的比对中我们可以看出 , 女性角色往往更善于观察世界的原本面目 , 而男性角色眼中存在的 , 更多是自我意识的投射 。
角色|斯科特蹭女权热度?他领先潮流四十年
文章图片

而这种区别也造成了片中最本质的悲剧:
在德赖弗的角色看来 , 他与科默角色的性爱是两情相悦的 。 即便后者一直在拒绝 , 那也只是在面对通奸关系时的欲拒还迎和自我开脱 。 他不认为自己在强迫后者 , 甚至认为后者终究享受这一过程 。 于是他在最后还会若无其事地撂下一句:「爱就是会让我们做出这样糟糕的事 。 我们情难自禁 。 」
角色|斯科特蹭女权热度?他领先潮流四十年
文章图片

但在科默的角色眼中 , 这只是一场冷酷无情的强奸 , 一点不多 , 一点不少 。 她的肉体在被残酷侵入;她的尊严在被冷漠地摧毁 。 她的身体被对方当成了一件非人化的器具 , 灵魂受到无视 , 情感没有受到最基本的尊重 。
而在强奸完成后 , 强奸犯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地撂下一句用爱为自己开脱的陈词滥调 。 并且他在试图用这种陈词滥调 , 将受害人诱骗到巧言令色的陷阱中 。
角色|斯科特蹭女权热度?他领先潮流四十年
文章图片

这也是《最后的决斗》提出的两个最振聋发聩的问题:
一个人怎么可以轻易做到不仅将爱作为包装权力与暴力的幌子 , 而且连自己都能自欺欺人地相信这套谎言?
一个人怎么可以对他人的痛苦如此无动于衷?更不用说这些痛苦完全是由他引起的 。
角色|斯科特蹭女权热度?他领先潮流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