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黄永玉,这个名字勾连着太多的标签:“有趣的灵魂”“文化鬼才”“国画大师”……瞩目的艺术成就给黄永玉带来许多的光环 , 但今天 , 我不想谈那个“名人黄永玉”,而只想看看那个作为儿子、表侄和丈夫的黄永玉,从他生命里的四个人身上捕捉他的人生轨迹 。
文章插图
01 我的父亲黄玉书
文章插图
黄永玉和父亲黄玉书
谈起父亲黄玉书,黄永玉的记忆里便呈现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那时父亲和母亲都在学校里做校长,平常日子找两三位知交朋友在家里设备考究的客厅里清谈掌故,还会炒得一手‘辣子鸡’、‘辣子牛肚尖’ 。
下雪天气 , 全家团圆桌吃‘火锅’,吃‘冻豆腐牛脑髓’ 。
父亲书桌上经常摆有一碟‘寸金塘’或‘松子糖’,夏天大月亮晚上,铺一张冰凉竹席在石板纳凉 , 买十五斤重大红西瓜来,当中一切两半 , 放冰糖,用调羹舀来吃……”
长在书香家庭里的黄玉书,自带一股儒雅的文人气息 , 又因爱好艺术,便进了师范学校学习音乐和美术 。
他带给黄永玉的艺术熏染自然必不可少,更进一步说,他成为了黄永玉美术事业的直接启蒙者 。
黄永玉曾回忆说 , 1936年父亲送给他的儿童节礼物是一本张光宇、张正宇兄弟合著的《漫画事典》,正是这份珍贵的礼物为他开启了绘画的大门——
“这包罗万象的万宝全书教会我如何动手和如何构想 , 把身边的人物和事情变成漫画 。
我一边欣赏,一边模仿,找到了表达力量,学着把身边的事物纳入《漫画事典》的模式里来 , 仿佛真感觉到是自己创作的东西 。”
黄玉书或许不曾想到,自己对儿子美术兴趣的培养真的成为了他之后赖以为生又引以为乐的来源 。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的激发和引导才是更为关键的 , 在这一点上,黄玉书早已走在了时代的前头 。
文章插图
黄永玉画作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类型各异:有阿谀奉承的谄媚文人,有死守教义的刻板文人 , 有锱铢必较的酸腐文人,当然,还有如黄永玉父亲这一类天性乐观的豁达文人 。
“在沈从文眼里 , 这位表兄天性乐观 , 即便到了身无分文拖欠房租 , 被客栈老板不断催着他们搬走的境地 , 他依然于自嘲中表现出诙谐与玩世不恭 。” ——李辉《传奇黄永玉》
在黄永玉的眼中,父亲的豁达性格大概最能体现在他的教育方式上 。
黄永玉从小就有“黄逃学”的盛名,然而心思单纯的他连撒个谎也是拙劣的,被父亲发现后总说是“学校放假” 。有一次父亲真的走到学校去证实 , 自然就揭穿了他的谎言 。
回家后,原以为会挨一顿打的黄永玉却看见父亲坐在躺椅上拍着膝盖大笑:“你这个人说谎嘛!不要老重复说同样的谎嘛,你老重复说学校有事情,你看看你多好笑 , 你这个人 。”
父亲特有的幽默让小小的黄永玉感到难为情了,他继而把儿子托付给学校里的一个姓左的教书先生 。在先生那黄永玉可是挨了不少打,无奈又只好逃学,甚至于十天半个月地不回家 。
后来终于惦念起家了,黄永玉远远地踱到家门外 , 心虚地看着父亲出来,却没想到父亲丝毫不气恼,只是站在那里微笑招手 , 示意他回去,随后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换学校吧” , 让黄永玉如释重负地大哭起来 。
文章插图
对待儿子 , 黄玉书宽容有加;对待自己的人生,他也向来是自得其乐的 。
在黄永玉的记忆里 , 父亲按得一手极为复杂的大和弦风琴,常常闭着眼睛品尝音乐带给他的无限快感 。即使在后来家道中落艰难度日时,这部风琴也给了父亲精神上的支撑,让他在穷困潦倒中依旧保持着乐观与诙谐 , 以玩世不恭的心态笑对灰色人生 。
尽管当时父亲的这种人生态度似是落魄书生强颜欢笑,但这种苦中作乐的性格难道不也给了孩子正面的激励和暗示?
如今的黄永玉在回忆起曾经的辛酸坎坷时,呈现给大众的是风趣和坦然 , “笑中带泪”的诉说自然和人生心境分不开,某种程度上却也继承了父亲的达观,让人感动亦让人敬佩 。
02 我的母亲杨光蕙
文章插图
黄永玉和母亲
如果说父亲黄玉书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教会黄永玉如何在困苦中自守的话,那么母亲杨光蕙则更像一个“现实主义者”在正视生活方面为他树立了榜样 。
也许是因缘注定,黄永玉的父母在师范学校里相识相恋 , 两人专业相同又抱有共同的教育理想,可谓一拍即合 。
而黄玉书恋上的这位女子不愧是时代造就的新知识女性 , 她是第一个将“五四”新文化带进凤凰县城的人:
在穿着打扮方面,她第一个剪了女士短发 , 第一个穿上了短裙;
在婚姻方面,她和黄玉书恋爱结婚,成为地方上第一对新式夫妻 。
除此之外,母亲杨光蕙在事业上热情能干,一心一意做好校长本分,在学校里教授出色而大胆的舞蹈,还曾为舞蹈是否有伤风化的问题和当地行政长官干仗,每每都以胜利告终 。
与温和儒雅的父亲相比 , 黄永玉的母亲更显爽朗勇敢,两人性格上的互补或许也经由血脉传递 , 体现在黄永玉身上:他的文艺修养或来自温润如玉的父亲,而直言不讳的坦率脾性则可能承自风风火火的母亲 。
母亲杨光蕙在所谓封建旧习面前展现出了一个女子的果敢,而当她面临生活的巨变和不幸时 , 则更显示出内在的坚韧和刚毅 。
事实上 , 不同于悠游自在的父亲,母亲早在家境尚阔绰时就对父亲“优优雅雅地过日子”的生活态度表示忧虑,但这种居安思危的想法并未引起丈夫的重视,也无法改变他一贯的作风 。
后来形势陡转,父亲光鲜的生活瞬时黯淡,为了全家生计只好外出谋事,家中的重担则完全留给母亲及祖母来承担 。
当时家中幼儿不少 , 经济情形之艰难以至于母亲让黄永玉跋山涉水去外婆家告穷 。但即便如此 , 母亲还是一人拉扯着几个儿女努力地度日 。
她会放下颜面,带着五个儿子站在幺门口眼巴巴地等着丈夫寄来的汇票;
她会为了讨价还价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别人争吵起来;
她甚至能忍受分离,让年仅十二岁的黄永玉远赴长沙去找父亲 , 却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十来年 。
待到儿子再度归来时,母亲已经老了 。黄永玉这样描写年老的母亲:
“她过去的那一套生活风格已完全化为乌有了,我站在她的面前,会觉得自己才是她过去的影子,她的现在,是我所熟悉的珂勒惠支笔下的坚强的母亲样式,受过苦难洗礼的人……”
文章插图
黄永玉为晚年母亲画像
不知道年少离乡、历经坎坷的黄永玉是否埋怨过当初心狠的母亲,但从黄永玉的一生来看,母亲的决定让黄永玉拥有了极为丰富的体验和更为广阔的视野,这些经历不论是对于成就一个完人,还是成就一个艺术家而言,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 。
03 我与表叔沈从文
文章插图
黄永玉(右)和沈从文(左)
“喂!”我问:“你是从北京来的吗?”
“怎么那样口气?叫二表叔!”祖母说,“是你的从文表叔!”
“嗯……你坐过火车和轮船?”
他点点头 。
这是黄永玉和他的从文表叔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和一个温和内敛的长辈之间的叔侄情谊就这样开始了 。
乡下的穷小子对于北京来的客人的好奇是显而易见的,但他没想到的是,“沈从文”这三个字早已声名在外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作为表侄,竟然完全看不懂表叔写的作品,遑论欣赏了 。
“怎么搞的?见过这个人,又不认得他的书?写些什么狗皮唠糟的事?老子一点也不明白……”
直到黄永玉读的书日渐增多,知识体系也逐渐完善的时候,他才一点点地明白了从文表叔在作品里说的话,更进一步地理解了他对故土和人民的感情 , 他极为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他丰富而细腻的语言是如何打动着读者的心 。
而沈从文在文艺上对黄永玉的指导 , 不仅仅是作品方面的熏陶,还有书信中的传授 。黄永玉和沈从文通信长达三十多年,在那些信件中 , 沈从文向黄永玉详细介绍了有关传统艺术的知识和鉴赏方法,为他打开了历史的大门 。
除此之外,沈从文还不遗余力地为黄永玉引荐过许多文化名人:杨振声、废名、朱光潜、冯至……真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身处其间,黄永玉也受到了文艺氛围的浸染,同时也在无形中扩大了自己的文化人脉,对其今后的事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文章插图
从文表叔在文艺上的见解让黄永玉自叹弗如,而更让他敬佩不已的是表叔为人做事的精神 。
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因为各种缘由放弃了小说写作,一头扎进了民族工艺美术和文物的研究 。对他来说,工作几乎就等于生命,是神圣而庄严的,因此绝对无法容忍敷衍了事的态度 。
有一次,黄永玉匆匆忙忙赶出一幅木刻插图就交稿 。沈从文于是特地到黄永玉家里,狠狠地批了他一顿:
“你看看,这像什么?怎么能够这样浪费生命?你已经30岁了 。没有想象,没有技巧,看不到工作的庄严!准备就这样下去?……好,我走了……”
这些话,黄永玉在三十多年后想起仍感到当头棒喝,面对表叔的敬业只觉得羞愧不已 。
黄永玉呈现给世人的形象往往是乐观和豁达的 , 是一个活得相当有趣的老头 。但人们恐怕不知道 , 黄永玉身上的这种对人对事的达观态度很大部分来自于沈从文的言传身教 。
在干校运动中,沈从文糊里糊涂地到了咸宁 , 被迫走出书斋而过上了农民的生活 。没有人知道他在那里忍受着怎样的不适与压抑,他却从不在写给黄永玉的信里抱怨几句,反而大谈那里的荷花真好,牛是如何老实,猪又是怎样狡诈 , 而钱钟书、吴世昌等人如何如何,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欢乐情趣 , 简直让没有下放干校的人心生妒忌 。
黄永玉曾在《白头偕老之歌》里说:“朋友的思念,会心的三两句话,足以微笑地面对艰难困苦和死亡 。”
多少年来,黄永玉一直把从文表叔分享的三点人生经验铭记于心:
一、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 。
二、摔倒了,赶快爬起来往前走,莫欣赏摔倒的地方耽误事 , 莫停下来哀叹 。
三、永远地、永远地拥抱自己的工作不放 。
从文表叔便是这样不断地激发着黄永玉在困境中的希望和信念,让他更加从容地面对世事风云 。正如黄永玉所说,他在生活中既可以“荡漾”,也经得起“颠簸” 。这都是师傅逼着练出来的,“严师出高徒”嘛!
这两位从凤凰古城先后走出的子弟,一个在小说里构筑出最美的湘西世界,一个在绘画里勾勒出最美的湘西风景,血脉相承又各具风姿 。
文章插图
黄永玉陪沈从文回故乡
沈从文作为表叔兼良师,给予黄永玉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甚至可以说,大大超过了他的父母所产生的作用,给黄永玉留下了咀嚼不尽、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
“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郑可,沈从文,聂绀弩 。”——黄永玉《凤凰的星星点点》
04 我和妻子梅溪
文章插图
黄永玉和张梅溪
你 , 这个褐色皮肤
大眼睛的女孩
向我的窗户走来 。
我们在孩提时代的梦中早就相识 ,
我们是洪荒时代
在太空互相寻找的星星,
我们相爱已经十万年 。
这是黄永玉在长诗《老婆呀,不要哭》里写下的动情诗句,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他对妻子梅溪的深爱 。而这对佳偶的爱情,也一直都传为佳话 。
- 相识相恋:穷小子爱上富家女
文章插图
张梅溪
梅溪家境富裕,而黄永玉则经济拮据,没什么东西送给梅溪,就在楼上窗口吹小号欢迎她每天的到来 , 以至于身边的同事都慢慢明白,黄永玉的小号声和梅溪有着很大牵连 。
当时,还有一位飞行员也在追求梅溪,他英俊而潇洒,常骑着一匹白马,停留在梅溪住地附近的树林里 。比起四处漂泊、穷困贫寒的黄永玉,这位飞行员才更像是姑娘心中“白马王子”的模样 。
可梅溪却不这样想,她最终选择了这个居无定所的穷小子,甚至不顾家中反对,独自一人跑到赣州要和黄永玉私定终身 。
这个热烈、大胆,敢于追求心中所爱的姑娘让黄永玉感动又幸福 , 于是他们在赣州的一个小旅店里 , 举行了朴素的婚礼 , 从此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
黄永玉:“如果有一个人爱你,你怎么办?”
梅溪:“要看是谁了 。”
黄永玉:“那就是我了 。”
梅溪:“好吧 。”
- 相爱相守:夫妻携手共度风雨
一九四八年,黄永玉和梅溪在香港九龙荔枝角九华径找到一方安身之所 。黄永玉后来回忆道:
“窗口很大,屋子那么小那么窄,只容得下一张床和一张小工作台 。”但夫妇俩却为这方天地感到自豪,还买了漂亮的印度浓花窗纱来打扮它 , 骄傲地称这个栖身之处为“破落美丽的天堂” 。
我们的小屋一开始就那么黑暗,
却在小屋中摸索着未来和明亮的天堂,
我们用温暖的舌头舔着哀愁,
我用粗糙的大手紧握你柔弱的手,
战胜了多少无谓的忧伤 。
(《老婆呀,不要哭》)
新婚时的梅溪大概预料到了今后生活里物质的匮乏,却很难想到自己的丈夫黄永玉会被一次次地卷进种种“运动”和“事件”里,面临许多坎坷 。
从一九四八年开始延续到五十年代的木刻批判 , 再到六七十年代的“黑画风波”,黄永玉似乎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上,随着时代的浪潮上下颠簸 。
可即便如此,黄永玉仍用他的明朗和豁达安慰担惊受怕的妻子梅溪 。《老婆呀,不要哭》就是他在1970年前后在“五七干校”期间写下的长诗,用来思念妻子,也用来慰藉自己 。
爱情给了黄永玉在困境之中的明灯,也给了梅溪顽强面对生活的勇气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从前连老鼠也害怕的梅溪,却“骑着自行车,这家料理,那家帮忙,简直是一反常态,锻炼得很了不起的精明能干,把几家人的担子全挑在肩膀上,过了这么些年” 。
黄永玉曾经和妻子戏谈如何处理身后事,梅溪却先离他而去了 。黄永玉手写讣告送别挚爱之人,深情又不失通透 。两个人,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文章插图
结语如果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奠定了黄永玉生命的底色,那么后来他和沈从文的叔侄情谊、与妻子梅溪的相濡以沫都构成了他生命中浓墨重彩的几笔,并随着时间的沉淀 , 逐渐渗入到黄永玉的血液里,共同书写了他的传奇 。
人和人的邂逅、来往都是这世界上最为复杂和最为奇妙的事情,亲情也好 , 爱情也罢,有些缘分可遇不可求,如若遇见,则三生有幸,当且行且珍惜 。
【黄永玉 表叔的妻子怎么叫什么】我是作者老人家一斤,浙江大学在读硕士,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用阅读发现新的世界,用文字照亮你我人生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