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苏轼的这首词并不出名,开头两句的境界,却令人叫绝

朱光潜先生曾在《诗论》中有这样一段话:“诗的境界必须是情景相生且契合无间,景恰能称情,情恰能称景”。“情”,即“情趣”;“景”,即“意象”。而因为世间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也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所以就有了境界的无限可能性。同样是见山,陶渊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是“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杜甫则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开头@苏轼的这首词并不出名,开头两句的境界,却令人叫绝
文章插图

因此,可以说但凡只要是情景相生且契合无间的诗词,往往都极具境界之美。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词《南歌子·游赏》。虽然相对于它的作者苏轼的诸多名篇来说,《南歌子·游赏》并不出名。但是它开头两句“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境界,却令人叫绝。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南歌子·游赏》: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开头@苏轼的这首词并不出名,开头两句的境界,却令人叫绝
文章插图

【 开头@苏轼的这首词并不出名,开头两句的境界,却令人叫绝】首先,《南歌子·游赏》写于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期间,记录了苏轼与友人游览了杭州名胜十三楼的过程与感受。开头两句“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便是苏轼对十三楼附近景物的一个描写。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作品单纯地写景,苏轼这里是集写景、状事为一体,即不仅描写了楼边景物,还刻画了游人的宴饮之乐。

开头@苏轼的这首词并不出名,开头两句的境界,却令人叫绝
文章插图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登上十三楼远远望去,浓绿的山色就与歌女的黛眉浓聚一样,清澈的碧波就如同人的醉眼一样。从表现手法来看,这是移情手法的运用。虽然作为读者,我们不能身临其境,但是通过苏轼描绘的如黛眉浓聚的状态来看,山色之浓可想而知。同理,通过苏轼描绘的如人的醉眼一样,湖水的波光粼粼亦显而易见。

开头@苏轼的这首词并不出名,开头两句的境界,却令人叫绝
文章插图

另外,它其实还表露了苏轼这个游人的宴饮之乐。因为“醉眼”二字,也说明了苏轼是身心俱醉。由此可见,开头短短十字,其内蕴便异常丰富,其境界也极其优美,可谓只要一登上十三楼,便惬意之极。也正因为十三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所以“游人都上十三楼”。并且,从此“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即不会再去羡慕游览扬州竹西亭的唐人。

开头@苏轼的这首词并不出名,开头两句的境界,却令人叫绝
文章插图

“十三楼”,是宋代杭州名胜。“竹西亭”,是唐代扬州名胜。可见苏轼这里是用对比手法,从侧面烘托了十三楼的美丽景观。然后,下片开始的“菰黍(gūshǔ)连昌歜(chāngchù),琼彝倒玉舟”,则是着重描绘了宴饮的酒食,以此衬托宴席的欢乐氛围,进一步说明开头的“波同醉眼流”。即粽子就着菖蒲菜,玉杯美酒喝到尽兴。

开头@苏轼的这首词并不出名,开头两句的境界,却令人叫绝
文章插图

最后的“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即不知道是谁唱起了《水调歌头》曲,在湖泊山峦之间缭绕不绝,就连傍晚的云霞听了也久久不肯散去。从这两句的意思来看,它一方面是进一步对上片中的“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做了补充,一方面则是进一步说明开头的“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简单来说,就是不虚此行,值得一登十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