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虎落“马戏之乡”( 二 )


杨超自小是与野兽相伴长大的。十三岁起,杨超便跟随尹季操练杂耍、练习驯兽。如今,皮肤上依然可见深深浅浅的疤痕,最长的一道足有十厘米长,那是年少时训练时,从空中掉落所致。
也正因为此,杨超丝毫不畏惧这些猛兽,当着采访人员的面拾起一根小木铁棍来回挥舞。接收到口令后,狭小笼舍中的老虎端坐起来,并伸出前爪示好。
“马戏之乡”兴衰
在蒿沟村,村民的生活随着整个马戏行业而浮沉。
五十二岁的李方是当地村民,出身马戏世家,已经和老虎打了四十多年的交道。2003年,李方接过父亲的班,和爱人一起创办了自己的马戏团。
新京报采访人员见到的李方,身穿一件泛黄的旧T恤,裤腿微微卷起,皮肤黝黑,夹杂着丝丝白发。
李方依然清晰地记得,行业兴旺的那几年,自己和妻子带着马戏团在全国各地演出,最多的时候,一天可承接十几场马戏表演。
那时,离开场还有两三个小时,等待观看演出的人就排起十来米长的队伍,用钢筋搭建成的三层看台上,密密麻麻围满了人。
南方的夏天闷热,三十四摄氏度的高温,李方穿着里外三层的彩虹色表演服,紫外线穿透衣服炙烤着皮肤。一场演出下来,脱下的演出服都能挤出不少汗水。即使如此,李方也从不觉得辛苦。
传统马戏表演,倚靠惊心动魄的驯兽表演或花哨的杂技吸引观众。一场表演中,杂技演员单脚骑在马上绕场奔跑;在高空中上演着飞檐走壁;黑熊倒立在墙角用两条前腿行走;狮虎乖乖地举高前爪,从火圈中钻来钻去,并做出“投降”的姿势...... 观众在用彩色帐篷搭出的“奇幻”空间中,寻找着快乐。
2008年,李方的马戏团已发展至30余人,一年的净收入就有十四五万。“当时我们村里的都愿意干马戏,虽然一年里有十个月时间都在外面跑演出,不着家,也没时间管孩子,但有钱挣,有饭吃。”李方说。
李方夫妇是宿州市埇桥区众多马戏从业者的一个缩影。马戏表演曾是当地村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在“马戏风”席卷的那些年,村民们纷纷开始置办马戏团。新京报采访人员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埇桥区共拥有马戏团4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创收入达4亿元。在这个区域面积为99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532.4476万人的辖区内,近三分之一的农户靠马戏糊口。
马戏&虎落“马戏之乡”
文章插图

马戏团老虎正趴在笼舍中。新京报采访人员 咸运祯 摄
人与猛兽共生,在当地已成为传统。
曾经,李方日夜与野兽为伴,每日三顿给老虎投喂鸡肉,精心照顾着“动物演员”。他的计划是,再多干些年,将儿子带出来继承家业。等给儿子盖了房娶了媳妇,老两口就算圆满退休了。
李方没想到的是,寒冬正在逼近。
当动物福利开始越来越受关注,马戏表演被卷入风口浪尖。2010年, 国家林业局下达通知,禁止虐待性动物表演,同年10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要求停止城市动物园及公园的动物表演后,动物演出手续逐渐收紧。
除此之外,观众千篇一律的杂耍和驯兽表演,缺乏创新能力的节目形式,也无法抵御多元化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
2011年,李方和多家动物园的合作正式终止。2017年,李方先后向银行贷款近20万元用于购买优质的音响设备和剧场效果灯。他添置了专门用于马戏表演的“流动房车”,并刷成粉红色的卡通形象,还购买了更大容量的豪华演出帐篷。
无法在一、二线城市获得演出,李方夫妇不得不压利润,带着团队到三四线城市搭棚演出。高空走铁索、冰上芭蕾、摩天飞轮……压箱底的绝活全部拿出来,一张门票也只能卖到二十元。依靠微薄的收入,他艰难地维持着马戏团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