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晨读 | 善举是可以传递的

收藏使人快乐,捐赠使人满足。捐赠,是情愫,是风尚,更是一种文物精神。
晚报&晨读 | 善举是可以传递的
文章插图
上海银行博物馆
谁说纸媒式微?拙作《捐物长宜放眼量》在“夜光杯”上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不少朋友读报之余,即给笔者打来电话或发来微信,对文中提到的捐赠人表示由衷的敬意。一周之内,又有四五位热心市民触“金”生情,翻出家藏金融旧物,有的甚至怀揣当天晚报的版面,赶来银行博物馆捐献,前后计有50余件,其中不乏稀见珍品,令我感动不已。
年逾八旬的国画大家戴敦邦因右眼失明,阅读晚报,一般在隔日上午阳光充足之时。见报翌日,文中述及的捐赠者、资深出版人杨柏伟登门造访戴先生,老爷子手持报纸,喜出望外:“正巧,我从阿海文章里看到侬的爱心之举,我空时也要寻寻看,有啥银行旧物事可以捐给他们。”其实,戴老爷子前些时候已向银行博物馆捐出大尺幅的《生财有道图》。打探市场行情,戴先生画价不菲,但他坚持不卖画,只捐画,常年投身慈善公益,淡泊名利,德艺双馨。他回忆道,“30多年前,我家住在博物馆附近的永年路223弄,一拿到连环画稿费,就是存进这里的(银行博物馆现址原为工行复兴中路支行),他们的服务态度很好。银行是管钱的地方,我让画中一文一武两位财神留在此地,交关放心!”
海内存“字迹”,天涯若比邻。上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张国康,年高德劭,学深笔健,人称金融老法师,10多年前退休后,一直旅居纽约,时常撰写金融钩沉之作,供稿银行博物馆馆刊。此番他通过新民晚报美国版,读到众多慷慨人士的捐赠故事,百感交集,随即找出当年入职时打算盘、抄账页、搬机具等珍贵照片,附上情真意切的文字记述,借助微信发送过来。他再三表示,待疫情散尽,重返故土,一定将满载青春印痕的昔时银行文献资料及私家相册原件送至博物馆,让其充分发挥“活化资源、讲好故事”的作用。
【 晚报&晨读 | 善举是可以传递的】短短一个礼拜,原上海历史博物馆藏品征集部研究员王毅已经三趟光顾银行博物馆,比“老娘家”跑得还勤快。他学“蚂蚁搬家”,将家藏多时的老银行支票册、票据夹、储蓄书签、有奖储蓄存单、信用合作社股票等文物,林林总总40余件,分三次送来,其中的上海解放初期肃清银元投机宣传标语,难得一见,镌刻了一场惊心动魄、没有硝烟的“金融保卫战”史实;集藏甚丰的媒体人方翔“梅开二度”,近日又在网上搜罗到一枚正义商业储蓄银行与某家商号的对账清单,揭示了一段民国沪上小银行难抵“金融风潮”半年赔光家底的失败案例,颇具警示意义,立马解囊购下,随手捐出;上海收藏家协会会员罗东平,之前就多次捐送金融纸杂文献,包括1949年整套《经济周报》,还古道热肠,牵线搭桥动员藏友捐物,这回读了“夜光杯”,再次捧来1962年版《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等教材典籍……
收藏使人快乐,捐赠使人满足。诚如民国“钱业领袖”之孙秦允宗读报后有感而发:“……《捐物长宜放眼量》一文,列举我的捐赠情况,实感惭愧,也感到十分欣慰,因为你做点有意义的事,常被人念念不忘,也是人生一大追求也。”(黄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