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香菱认错宝钗吃醋,只有湘云知道,贾母送宝琴的凫靥裘有多名贵?

相信不少红迷在读红楼时,遇到过不少生僻的名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茄鲞,这是王熙凤介绍给刘姥姥的贾府的一道寻常美食。再比如凫靥裘,这是贾母送给宝琴的一件斗篷。
我们今天就说说这件斗篷。
凫靥裘该怎么读呢?也许不少读者初读时,一时不知怎么读,应该这么读:fú yè qiú。我们不妨再分别解释一下。
什么是凫?就是我们俗称的野鸭子,既然是野鸭子,自然生活在水中。什么是靥?就是面颊。林黛玉出场时,曹公就形容她“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两靥就是两边脸颊。什么是裘?就是用野兽皮毛制成的毛皮衣服的统称,自然都比较名贵。李白的诗《将进酒》中就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弄清了凫靥裘三个字分别的意思,合在一起也就很好理解了。凫靥裘就是用野鸭子两边面颊上的毛做成的毛皮服饰。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宝琴披着这件斗篷出场时,香菱和湘云的对话,就很好理解了。香菱说“怪道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湘云纠正说:“那里是孔雀毛,那是野鸭子头上的毛的。”
宝钗@香菱认错宝钗吃醋,只有湘云知道,贾母送宝琴的凫靥裘有多名贵?
文章插图

香菱为什么会将凫靥裘认作孔雀裘呢?宝琴披着凫靥裘出场时,曹公还有八个字形容“金翠辉煌,不知何物。”
也就是说,这件凫靥裘斗篷是金翠色的,也就是闪闪发光的绿色。我们知道,孔雀毛也是绿色的,香菱一个命途多舛的女孩,自然没有湘云这个小姐见多识广,在她的认知中,用绿色的毛做成的斗篷,最名贵的大约也就是孔雀毛了。
湘云作为贾母的侄孙女,小时候又曾在贾母身边生活了几年,也许见过贾母收藏的这件斗篷,甚至听贾母跟他们说过这件斗篷的名贵之处,所以知道。
湘云不只是纠正了香菱,还把凫靥裘之所以名贵的原因说出来了。野鸭子虽然常见,但这凫靥裘可不是用野鸭全身的毛制成的,而是用“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
而我们常见的野鸭子,又叫绿头鸭,即头上的毛是绿色的,这大约也是香菱将凫靥裘误认作孔雀裘的主要原因,毕竟太像了。
【 宝钗@香菱认错宝钗吃醋,只有湘云知道,贾母送宝琴的凫靥裘有多名贵?】大家想象一下,一只野鸭子的头上能有多少毛?更何况这凫靥裘的原料似乎还不是整个野鸭子头上的毛,而是只取最细密最柔软的鸭子两颊的那一小撮毛。
一件可以用来披的斗篷,大多都很宽大,用料比衣服多了去了。这样一件凫靥裘,得用多少只鸭子头上的毛才能做成啊?没有一千只,也得有八百只吧?
宝钗@香菱认错宝钗吃醋,只有湘云知道,贾母送宝琴的凫靥裘有多名贵?
文章插图

更重要的是,原料弄齐了之后,还得手工把它一根一根做成斗篷,这又要耗费多少人力需要多少时日才能完成呢?所以湘云说“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
说到这,还有一个问题,红楼梦是小说,曹雪芹写的这件凫靥裘,历史上有记载吗?单就“凫靥裘”这三个字,史料未见记载,但与此有关的用野禽皮毛做成的裘,史书却有详细记载。
《晋书 武帝纪》记载:咸宁四年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南齐书 文惠太子传》也记载:太子“善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远矣。”
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可知,虽然凫靥裘未见明确记载,但雉头裘、孔雀裘这些动物皮毛所做的裘是有真实记载的。不知曹公“凫靥裘”的灵感,是否由“雉头裘”所触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