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我的“阅读”乏善可陈

问:你的枕边书中 , 一定包括她们的著作吧?
答:回想一下 , 除少年时有过一阵儿“赶进度”的靠枕夜读 , 我还真无床头读书的习惯 。 伍尔芙、杜拉的书 , 都是在书案上读的;也只有伏案 , 从容阅读 , 从容摘抄 , 从容体会 , 好像才对得起她们 。 有几位朋友告诉我 , 枕边放书 , 睡前闲翻几页 , 是为了催眠 。 我多年来沾枕便着 , 便也无福消受有关枕边书的种种雅趣 。
问:您早年作为《文学自由谈》的编辑 , 曾采访、评说过一大批当代作家 。 这种历练对你的创作有何帮助?
答:采访、点评作家 , 一开始是工作安排 , 后来变成一种自我需求 。 最早好像是从1985年开始 , 持续到1995年前后 。 我造访过的老中青本土及域外作家、评论家、编辑 , 有数十位之多 , 几乎同所有被访者都见过面、喝过咖啡、吃过饭 。 后来 , 部分访谈结集为《以血书者》出版 。 前些日子无意间翻出这本旧作 , 又重读一遍 , 好多鲜活的情景历历在目 , 令人泛起亲切与感动 , 禁不住回想起自己曾有过的勤奋与奔波 。 令人感慨的是 , 当年的受访者 , 有的已经辞世 , 唯留下音容笑貌;有的曾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忧思 , 历经漫长岁月 , 仍回到原点 , 在他数十年前的困扰中挣扎;也有的已变作自命不凡的哲人、大师 , 甚至已物化为虚张声势的百科全书……但我不太在乎他们目前的模样 , 清晰残留记忆中的 , 还是他们当初直露的青涩或伪装的成熟 。 那是一个人人渴望腾跃、渴望飞翔的年代 , 也是一个众多面相可亲可爱的年代 。 受访者们从不同的角度 , 传递给我写作的兴趣和激励 , 当然也有镜子般的参照与警示 。
问:前一段时间 , 赵大民先生的话剧《觉悟》复排公演 , 您愿意谈谈您父亲当年的读书喜好吗?了解他的枕边书吗?
答:《觉悟》创作于四十年前 , 曾引起全国艺苑轰动 , 是我父亲的众多优秀剧作之一 。 比如 , 他执笔的京剧《华子良》 , 荣获所有全国性戏剧奖项 , 收入中国百年戏剧创作典藏集 。 歌颂周恩来的《觉悟》 , 今年由天津传媒学院易名《大江歌罢》复排;他们不是单纯照搬原剧 , 而在多环节加入纷繁崭新的艺术成分 , 给人物、故事及社会意义的综合质地添色甚多 。 此剧天津公演三场 , 场场座无虚席 。 近日参加深圳的全国校园戏剧节 , 一举成为获奖剧目 。 这也证明 , 衡量一位艺术家的价值 , 主要看其艺术生命的久长与否 。 我父亲毕业于河北乐亭汇文中学 , 从小饱读诗书 , 抗日战争加入八路军 , 从事文艺工作 。 博览群书 , 是他终生喜好 。 父亲是有枕边书的 。 床头一侧 , 始终摆放着更换阅读的书籍 。 九十岁去世之前的两三个月 , 我们遇到记不准确的文史典故请教他 , 老人家释疑答惑 , 如数家珍 。
问:如果去无人岛 , 可携带三本书 , 您愿意选择哪三本?
答:既是无人岛 , 可以偷闲回顾人生 , 我会带上自己的三本书 。
第一本《从这里到永恒》 。 这是一本异域行走的笔记 。 1994年 , 平生第一次深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 。 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刻骨铭心 , 一直延续至今 。 这本书获得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 是我进入写作盛年的标志 。 从那以后 , 我不再主动申报任何文学奖项 , 因为蛋糕有限 , 小时候就听惯父亲的教导:“大家匀着吃 。 ”我觉得 , 无人岛上重温此书 , 可以保持自己对外部世界的不懈关注 。
第二本《欲望旅程》 。 这是我赢得女性读者最多的一本书 。 每个女人的心路历程 , 因阅历背景的差异 , 总是各具形态 。 重温这本书 , 依然不能穷尽思考 , 但可以保持自己对内心天地的探寻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