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母|俞平伯致章元善一信

在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印行的《迤逦集》第138页 , 见到一封俞平伯写给章元善的书信手迹 。 书信右上角有收信者章元善记下的该信写作时间 , 为1961年2月9日 。 因为俞平伯信尾只写了“二、九” , 倘无章元善及时标示 , 年份真有可能不会被迅速弄清 。 依照俞平伯手迹的书信传统格式 , 用前空一格表示尊敬 , 这封书信的释文如下:
元善大哥:
复书欣诵 。 尊作 叶伯母挽诗极真挚 , 且妥 , 甚佩 。 又承示近游华清新诗 , 为荷 。 西北一带 , 弟从未到过 , 幼年读先君秦蜀游记及诗 , 辄心向往之 。 星期日上午在嘉兴寺当可晤谈 。 余不一一 。
即候
双安
弟平 顿首
二、九
该书前一页有上信释文 , 但格式不对 , 有四个字认不出用方框替代 , 导致书信正文读不通 , 且将“即候双安”的“候”误录为“侯”、将花体“顿首”误辨识为“书” 。 以上释文也是经过反复辨认 , 才弄出的 , 比如俞平伯写的“幼年”的“幼” , 把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 , 这是汉字书法所允许的 , 但一时真难以辨识 。 《迤逦集》作者对“先君秦蜀记及诗”的释说为“俞平伯的父亲陛云 ,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进士第三名” , 还有“信中所说的《秦蜀游记》不知收在何集中 , 或未刊版”;也对收信人“元善大哥”给予说明:“章先生长俞先生八岁 , 苏州人 , 早年留学美国 , 毕业于康奈尔大学 , 曾任北大和燕京大学教职 。 二老晚年鸿雁往来……”
然而很可惜 , 1991年8月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印行的《俞平伯书信集》收入俞平伯写给六十多人的五百多封书信中 , 就没有致章元善的信 。 所以 , 《迤逦集》完整展示的这封俞平伯写给章元善的书信手迹 , 是填补了一个小空白的 , 下面释读一下 。
从“复书欣诵”推知 , 是俞平伯之前给章元善写去一信 , 章元善回的信被俞平伯“欣诵” , 连带随信“承示”的两首诗也“诵”了 。 两首诗即“叶伯母挽诗”和“近游华清新诗” , 后一首诗没有找到 , 但从俞平伯稍前的1960年12月28日写给王伯祥的信中得知 , “元善兄顷当已赴西安矣” , 即章元善是1960年末和1961年初去陕西旅行时游了华清池且有新诗以记之 。
信中所讲章元善的“叶伯母挽诗” , 叶圣陶1961年2月4日的日记有详载 , 不妨全录:“元善作唁辞一首授余 , 录之 。 ‘白发遭母丧 , 萱堂福寿全 。 有一己作慰 , 今也二者兼 。 失恃我早君 , 整整六十年 。 设辞唁君戚 , 不禁同呜咽 。 ’幼年失恃 , 老年失恃 , 悲痛固无殊也 。 ”“叶伯母”即享年96岁于1961年2月3日去世的叶圣陶的母亲朱太太 。
【伯母|俞平伯致章元善一信】信末所说的“星期日上午在嘉兴寺当可晤谈” , 从顾颉刚的日记中可找到佐证 , 就是俞平伯、章元善和王伯祥等几个老朋友的不定期聚会 , 星期日在嘉兴寺 , 平日上班之余在“政协礼堂” 。 但俞平伯信中约定的星期日这一次晤谈 , 顾颉刚未去 , 他因气喘病发作要在家中“卧床”休息且等候护士“来打针” 。 从俞平伯1961年3月写给王伯祥的信中得知 , 他们几个老朋友的不定期“晤谈” , 除俞平伯、章元善和王伯祥 , 有时也有别的人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