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大学》: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讲的是学习和总结的事儿。如今多数人都认为,格物致知就是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理解其实不对。
空洞@《大学》:格物致知
文章插图

格物和致知,是《大学》八条目中的两条,各自占有重要的一席。如果这两条可以混为一谈,那么《大学》不会把格物和致知分列为两条。
所以,格物和致知各有其深刻的内涵,但是彼此又相互依存。往大了说,这两条本身就是一对哲学范畴,格物不可不致知,致知不可不格物。
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格物是学习,致知是总结。
那么学习该怎么学呢?
比如小孩子学写字。我们是应该先给他讲一大堆道理,然后让他拿一个本子一支笔自己去写字呢,还是应该教会他写字的基本方法,然后一笔一划地写呢?
正确答案当然是后者。
孩子如果能听懂大道理,如果能自己领悟写字的要领,那是超级神童。
孩子不会明白道理的。所以最开始教孩子写字,必须是努力的让他掌握基本技巧,比如怎么样把横写平整,怎么样把竖写得挺直,然后身体要怎么坐正,笔要怎么拿好。剩下的事情,就是反复的去写。写得多了,自然能写好。
这里强调的是具体的方法。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注意。
反复练习是重点。写字和读书一样,根本就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唯有刻板的一笔一划地去练习。
这个练习的基本功,就是格物。严格来说,这里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只有反复地写。写多了孩子才会知道,这个字和那个字很像,这个字里有三横,那个字也有三横。
这种看似简单的总结,就是对于孩子而言的致知,也就是他发现的规律。
空洞@《大学》:格物致知
文章插图

所以,要致知,必须广泛的格物。孔子就是熟读六经之后,才有了见微知著的大发现。孔子读六经,就是在格物。当然了,孔子有大发现,不全是读书的功劳,还有他周游列国时广泛的体察民情的见识。
如果只格一个物,或者说一个物的一个品种,就想对事物进行总结,那是办不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全面的。
比如萝卜。广东的萝卜和北京的萝卜不同,胡萝卜和白萝卜不同,花心萝卜和红皮萝卜不同,虽然都是萝卜,但是每一个品种的萝卜都有不同的特性。你看到了广东萝卜,就说天下的萝卜都是白皮白心,脆嫩爽口,那是以偏概全。
所以要致知,就必须广泛的学习。我们通常说老人才有丰富的经验,做事不会错,那是因为老人见的事情多。
见的事情多了,就可以进行总结,也就是达到致知的境界。
到这个时候,才能说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或者说事物内部的规律。
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结果。
只格物,不致知,那就会流于松散,知识就是无用的碎片。
只求致知,不求格物,那么道理就会流于空洞,没有具体内容作为支撑。
无论学习什么,无论有什么样伟大的目标,首先必须从格物开始。
有一些实干家很讨厌人讲道理,那是因为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太多道理,只要埋头苦干就行了。干得多了,有经验了,道理自然会显现出来。
宋朝理学家就是过于重视道理,以至于其学说流于空洞,对于具体的实践毫无指导意义。那样的道理明白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就是说,路是人反复的走,不断的探索,不停的开拓出来。路就是道,道就是道理。在这里,前赴后继的人,就是在不停的格物;最后呈现的路,就是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