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皮#“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二 )


清朝有人记载说:“诸流人虽各拟遣,而说者谓至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
宁古塔最危险的是泥淖和沼泽,这里由于没开垦,草都一米多高,甚至有人说三米高,下面都是成片成片的泥淖,一不小心,掉进了泥淖里,就别想活命了。
宁古塔有专有的名字称呼这种泥淖和沼泽,叫哈汤,哈汤最大的方圆几百里。人们要经过哈汤,必须踩着大草墩走,因为大草墩能支撑人和马的重量,即便如此这也是非常危险,一个不小心,脚滑了,就一命呜呼了。
宁古塔的气候——一年四季都是冬天,流放者半路不死,到这也能冻死。
宁古塔按照现在的地理知识来说,并不是中国的最北边,宁古塔离牡丹江还有一千多里地呢。问题是,就算不是最北边,相对来说也足够寒冷了。
当时被流放的人里,多是南方人,江南人,到了辽东已经受不了严寒,再往北到宁古塔,能撑过一年四季都是寒冷冬天的日子,是万幸中的万幸。
宁古塔当地部落的人,都是打猎为生,穿的都是动物的皮毛,保暖做得很不错。流放到那里的犯人,到哪里去弄什么貂皮熊皮虎皮猞猁狲狼皮袄啊?只靠自己带来的棉衣,过不了多久就会冻病,当地又缺乏医生郎中,过不了多久就会在饥饿和冰冻中病死。
宁古塔的饮食起居——像原始人一样居住,当地没开垦,只能靠打猎或者野草为食。
宁古塔的居住环境跟关内的房屋也不同,那里很原始,要么是住在用木头架的窝棚里,要么是住在地窝子里,或者山洞里,只有宁古塔将军驻地才有城郭,才有像样的帐篷或房屋,这又岂是流放的罪犯能住的?
你住在野外,吃饭是个大问题。当时辽东由于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东三省都划成了禁止开垦的地区,所以流放到那里的犯人,是没法种粮食吃饭的,只能靠打猎和尝百草为生。当然,有的流放犯人跟当地人搞好关系,可以搭伙过日子。
所以犯人吃的都是野物、鱼类和野草。比如遮鲈鱼等鱼类、黑羊、傻狍子、貂鼠等动物、欧李子、老枪菜,蘑菇等野菜菌类。
在水土不服的情况下,饿死,冻死,毒死,病死的比比皆是。
貂皮#“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文章插图

宁古塔的犯人都这么凄惨吗?——并不是,当地人很尊敬文人和手艺人。
我们都知道,流放宁古塔的犯人,有很多是大官,有他的家属仆人,有各种文人,有男有女。在这些人里,文人是最吃香的,因为当地人很尊敬有文化的人,其次是手艺人,因为手艺人会制造工具,当地人需要工具,就拿猎物来换。
宁古塔的满人,比较尊敬文人,特别是当过官的文人。
貂皮#“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文章插图

曾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的清代著名文人方拱乾
他们称呼这些文人为哈番,包括有爵位的,有官职的,甚至是监生举人,也被他们称为哈番,你既然被称为哈番了,人家尊重你,你就吃香了。当地商人往往邀请这些哈番帮自己经商,做掌柜的或账房,因为你识字,会算账,还能说满语。
如果不愿意当掌柜的,你还可以去当教师,当地人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也希望孩子读书识字,于是这些流放的文人,就成为他们追求的香饽饽,这些人不但教给孩子识字,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习汉语。
像这样的哈番,当地满人给的钱很多,清朝人记载:
师终岁之获,多者二三十金,少者十数金而已,掌柜可得三四十金。
当时文人们虽然被流放,但是朝廷允许携带书籍,因此,文人们还可以用书籍跟当地人,甚至高丽人做买卖,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有个流放犯,叫吴汉槎,被流放到宁古塔,随身携带了三本著名词人的词集,被两个高丽使臣看到,二人竟然用一块金饼把这三本书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