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在纯电阻电路中:P=I^2*R=(U^2)/R在动力学中:1、P=W/t(平均功率)2、P=FV3、P=Fvcosα(瞬时功率)扩展资料能量转换可以作功,功率也是做功的速率 。当一个人搬著一重物爬了一层的楼梯,不论他是慢慢的走上楼梯或是快跑上楼梯,对重物做的功是相等的,但若考虑其功率 , 快跑上楼梯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物体作相同大小的功,因此其功率较大 。马达的输出功率是其马达产生的转矩及马达角速度的乘积,而车辆前进的功率是轮子上的牵引力及车辆速度的乘积 。功率表示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里功率P=功J/时间t,单位是瓦w,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mw等;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 , 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 。在汽车领域,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 , 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W)=扭矩(Nm)×转速(rpm)/9.549 。
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http://img.ningxialong.com/231210/1Z5194295-0.jpg)
文章插图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 =UI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 , 功率值就越大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 。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扩展资料物理规律在串联电路中 (I1=I2),P1:P2=U1:U2=R1:R2=W1:W2在并联电路中 (U1=U2),P1:P2=I1:I2=R2:R1=W1:W2各种称谓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物理学里功率P=功J/时间t,单位是瓦w,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mw等 , 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 。在汽车上边,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W)=扭矩(Nm)×转速(rpm)/9.549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
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
![功率的计算公式](http://img.ningxialong.com/231210/1Z5196212-1.jpg)
文章插图
功的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计算公式:W=F*S(其中W是功,F是力,S是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功率的定义: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的计算公式:P=W/S=F*V(其中P是功率,W是功,S是距离,F是力的大?。?V是速度)扩展资料:在一维运动中:1.如果物体做匀速运动 , 那么物体总功为零;2.如果物体受到的力合力为F , 而初运动和末运动的位移方向与F相同 , 那么这个物体总功大于零;3.如果物体受到的力合力为F,而初运动和末运动的位移方向与F相反,那么这个物体总功小于零;注意:总功和某力的功是有区别的,不能混淆 。功率测量用于测量电气设备消耗的功率,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工业用机器等研究开发或生产线等领域中 。测量功率有4种方法:(1)二极管检测功率法;(2)等效热功耗检测法;(3)真有效值/直流(TRMS/DC)转换检测功率法;(4)对数放大检测功率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功率
电机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http://img.ningxialong.com/231210/1Z51a0W-2.jpg)
文章插图
1、三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P=1.732×U×I×cosφ(功率因数:阻性负载=1 , 感性负载≈0.7~0.85之间 , P=功率:W)2、单相电动机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P=U×I×cosφ保护性空气开关的选择应根据负载电流来选取 , 一般来说:保护性空气开关的容量比负载电流大20~30%附近为宜 。3,通用计算公式 。P=1.732×IU×功率因数×效率(三相的)单相的不乘1.732(根号3)保护性空气开关的选择一般选总体额定电流的1.2-1.5倍即可 。扩展资料:额定电流的概念 。1、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 , 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2、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 。3、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4、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三个绕组电流的矢量和 。5,钳形电流表卡在A,B,C任何一个线上测的都是线电流 。
电学 , 功率等于什么(公式)???功率
乘以时间
就是用电量
单位是
千瓦时..
所以公式是400*1=0.4kWh
=0.4度
一度=1kwh
电功率计算公式,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 。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 , 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
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
?。≒=U·I) 。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
/R 。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
电功率所有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http://img.ningxialong.com/231210/1Z5191N3-3.jpg)
文章插图
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扩展资料:(1)电灯泡上看铭牌:电灯泡上常标有“PZ220-25”字样,"PZ"表示拼音“普照”即普通照明,220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25表示额定功率是25W(按实际功率定) 。我们使用各种用电器一定要注意它的额定电压,只有在额定电压下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实际电压偏低,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低,不能正常工作,灯泡亮度较暗 。实际电压偏高 , 实际功率就要大,长期使用会影响用电器的寿命,还可能烧坏用电器 。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普”和“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 。(2)“千瓦时”的来历:前面我们曾经提到“千瓦时”这个单位,此时此刻可以知道它的由来了 。由于功率等于1秒内所消耗的能,也就是P=W/t,把这个式子变形后得到W=Pt 。W就是t这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式中W、P、t依旧是焦、瓦、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http://img.ningxialong.com/231210/1Z51a142-4.jpg)
文章插图
功率的单位是W(瓦特);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 。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 , 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 , 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 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电功率的公式有哪些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 , 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功率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什么功率?请描述清楚方可回答 。其他方面的可能我还不懂了 , 你说是吧?三相交流电,或者单相交流电的功率 , 可以告诉你,
三相电感性电器的功率计算是:p=
√3×u×i×
cos¢×η
式中:i表示电流:p表示功率:√3表示三相交流电的相位角;
u表示电压:cosφ表示功率因数:η表示设备的效率 。
三相纯电阻性电器的功率计算是:p=
√3×u×i无需功率因数的计算,
单相电感性电器的功率计算是:p=
u×i×
cos¢
单相功率计算是:p=
u×i
功率p等于什么?。浚浚?/h3>
![功率的计算公式](http://img.ningxialong.com/231210/1Z51a0Y-5.jpg)
文章插图
一、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 , 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二、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 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W表示功 。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扩展资料:电功率计算公式里的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
功率计算方法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1千瓦=1000瓦,1兆瓦=100万瓦=1000千瓦 。功率的单位: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 , 符号是“W” 。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
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http://img.ningxialong.com/231210/1Z5195C0-6.jpg)
文章插图
P=W/t =UI 。在纯电阻电路中:P=I^2*R=(U^2)/R在动力学中:1、P=W/t(平均功率)2、P=FV3、P=Fvcosα(瞬时功率)扩展资料能量转换可以作功,功率也是做功的速率 。当一个人搬著一重物爬了一层的楼梯,不论他是慢慢的走上楼梯或是快跑上楼梯 , 对重物做的功是相等的,但若考虑其功率,快跑上楼梯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物体作相同大小的功,因此其功率较大 。马达的输出功率是其马达产生的转矩及马达角速度的乘积 , 而车辆前进的功率是轮子上的牵引力及车辆速度的乘积 。功率表示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里功率P=功J/时间t,单位是瓦w,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mw等;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 。在汽车领域,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W)=扭矩(Nm)×转速(rpm)/9.549 。
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功率的计算公式](http://img.ningxialong.com/231210/1Z519DM-7.jpg)
文章插图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式很多,主要有直接计算法和查表法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下表所示:得数:48420/(100125^2+48420^2)^0.5=0.43536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 , 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 。功率因数低 , 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 , 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扩展资料:如何提高功率因数:(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 , 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因数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功率的计算公式】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 , 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 , 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 , 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