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争议、反常规…我们和导演谢泽聊了聊《风起洛阳》起的是什么风?( 二 )


语言|争议、反常规…我们和导演谢泽聊了聊《风起洛阳》起的是什么风?
文章图片

不仅仅是动作戏 , 在叙事上 , 谢泽也有一套自己反常规的镜头语言 。 他常常用或夸张、或反转性较强的镜头语言替换掉常见的叙事表达 。 他认为 , 观众的审美在变 , 简单的对话叙述方式 , 已经很难抓住观众的心了 , 他期望用镜头的变化来交代人物的性格 。
譬如 , 黄轩从棺材起身的那场戏 , 谢泽的理解是:“他要是天天睡棺材的话 , 不可能天天露出凶狠的表情 。 所以让他幸福地起身 , 之后再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表情 , 让观众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 ”他选择用这样镜头语言去带着观众滋生对于这个人物角色的好奇与关注 。
实地拍摄时 , 导演亲自扛着摄像机上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 想来 , 这与谢泽成为导演之前的摄影师身份有关 , (谢泽 , 曾担任《甄嬛传》等剧作摄影执导) 。 他没有否认 , 他认为自己最大的长处正是在于“用画面讲故事” 。
语言|争议、反常规…我们和导演谢泽聊了聊《风起洛阳》起的是什么风?
文章图片

缘何《风起洛阳》开篇即抓住观众的眼球 , 弹幕满屏飘过“看了好想去洛阳”?看来 , 谢泽和团队的这一套反常规操作 , 起作用了 。
打破定式
谢泽并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导演 , 他热衷于让一切打破常规、打破定式 。 但他也很清楚 , 通过镜头语言与悬疑氛围营造出来的真实质感 , 最终还是要为人物塑造与故事情节服务 , 而他们想要追求的是一种更加真实的情感呈现 , 同时 , 他不希望固定在以往的影视剧定式中 。
为了还原古装的真实质感 , 谢泽大胆地取消了拍摄中所有的灯光 , “我们的棚里黑灯瞎火” 。 为了营造悬疑剧的氛围 , 他选择用蜡烛点缀 。 在层层堆叠的阴影下 , 谢泽尝试去接近人们心中的神都洛阳 。 “悬疑探案在我看来 , 真实感是最重要的 , 这些光影气氛都是为真实感服务的 , 真实感就是你的置景所处的世界 , 你要让观众信服 , 这个故事才能最终落地 , 才能被人喜欢 。 ”谢泽这样解释道 。
语言|争议、反常规…我们和导演谢泽聊了聊《风起洛阳》起的是什么风?
文章图片

在这个创意随时会迸发的剧组 , 无论文戏或是武戏 , 大到一处景 , 小到王一博饰演的百里二郎的一顶帽子 , 随时有可能面临一种新的诠释 。 一个小细节 , 百里二郎大婚时的那顶帽子 , 黑纱要几层 , 是一层、两层在演员身上比对着去反复调整出来的 。
拍摄中 , 谢泽不断推倒重塑 , 对于演员来说是个挑战 。 我们率先聊了聊黄轩饰演的高秉烛这个人物 。 “在人性面前 , 自己的利益一定是最小的” , 谢泽认为 , 这是“高秉烛”的人物底色 。 他的选择是 , 不断让背负着血海深仇的高秉烛展现与之前冷酷外表不同的一面 , 从而还原高秉烛身上人性亮点 。
譬如:因为目睹孩子们的死亡 , 高秉烛趴在坟头试图听到回答 , 谢泽认为这里黄轩要哭得像个小BABY一样 , 但这场戏拍在演员与角色的磨合初期 , 黄轩重拍了两天 , 为得就是不要重复以往大家对于悲痛、对于坟头哭戏的呈现 。 且谢泽认为这是高秉烛必须要推翻以往形象 , 呈现出来的另一面 , 即做了多年“独狼”的高秉烛首次说出自己的心声 , 以及隐忍背负着的真相时 , 他是脆弱的、可怜的 。
语言|争议、反常规…我们和导演谢泽聊了聊《风起洛阳》起的是什么风?
文章图片

据谢泽描述 , 黄轩本人初次接到剧本时 , 也曾一度忧虑 , 作为文弱书生气代表的他 , 能不能演好这个角色 。 试妆时 , 谢泽对黄轩说:“可以给我一个坏的眼神吗?”也就是那一眼 , 他看到了一个完全颠覆的新的黄轩 , 彼时 , 黄轩的第一句话是:导演 , 你找对人了 。 于是 , 有了如今的高秉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