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休闲意境

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休闲意境
本文图片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休闲含义源远流长 。 众所周知 , 中国文字属象形文字 , 比如 , 休闲的“休”字 , 从字的结构构成看 , “人倚木而休” , 表明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和谐 。 再比如 , “休闲”的“闲”字 , 古体字“盻”中有一个“月亮” , 隐喻“闲庭赏月”的诗情画意 , 表达着人的纯洁与生活美好之意 。 “闲”字本身又通假“娴”字 , 既有守法不越矩之意 , 也有思想与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安宁之意 , 表明了人与人自身 , 人与天地之间的融合与和谐 。 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 , 表达了人的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 , 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 。
休闲的这一理念还可以在儒家、老庄思想中得到体现 。 儒家思想中重视“礼治天下、建立仁政” , 主张“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于乐” , 认为“游憩”很重要 , 并体现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
道家强调“静观玄览” , 以此达道 , 突出人的自省与内敛的色彩 , 重视个人的悟性 。 “道生之 , 德蓄之 , 物形之 , 势成之 。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道之尊 , 德之贵 ,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老子》第51章)“惟道是从” , 以“中”为度 , 以“平”为期 , 实现人体内部环境与人体外部环境协调与和谐 。 并由此洞见和构建人性之美 。
庄子通过“心斋”和“忘坐” , 追去内心冥寂、与时而动、与物而化、无所不适 。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 , 此之谓大本大宗 , 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 , 与人和者也 。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 ,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 ”(《庄子·天道》)因而 , “游乎四海之外”的“逍遥游”和“观天地之大美” , 并成为中国人休闲智慧的最高境界 。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诗句“江山风月 , 本无常主 , 闲者便是主人 。 ”当代中国文学家林语堂曾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说:“让我和草木为友 , 和土壤相亲 , 我便觉得心满意足 。 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 , 觉得快乐 。 当一个人悠闲地陶醉于土地上时 , 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 , 好像在天堂一般 。 ”
这些先贤 , 既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休闲智慧的实践者 , 也是丰富中国休闲智慧的集大成者 。 古代圣贤们还常常将休闲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紧密地连在一起 。 正是这种休闲智慧 , 才能产生诸如《诗经》《楚辞》《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闲适小品等文化经典 。 即使在民间 , 也诞生了许多精华的休闲品类 , 比如太极、养鸟、观鱼、垂钓、戏曲、书法、金石……表达着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智慧、道德与伦理、勤劳与善良 。
将“休”与“闲”合成一个词组出现在当代 。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曾被解释为:“(可耕地)闲着 , 一季或一年不种作物:休闲地 。 ”这一解释虽然针对“自然界” , 但揭示了万事万物普遍遵循的客观规律——没有休闲 , 一切生命都不能持续 , 更不能让生命精彩起来 。
当今的中国人 , 对休闲义含的理解 , 不仅体现在追求快乐而和谐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 , 而且认为 , 休闲与家庭、教育、科学、宗教、游憩、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家庭、教育、科学、宗教、艺术、游憩等 , 既是文化的创造物 , 又是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载体 , 离开这些具体事物的存在 , 文化何存?同样 , 休闲离开了家庭、教育、科学、宗教、艺术、游憩等载体 , 休闲也是纸上谈兵!反之 , 科学、艺术、宗教很难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