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1800余件古籍佳品集结,推动中华经典文化走向大众

古籍|1800余件古籍佳品集结,推动中华经典文化走向大众
本文图片

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虽已落幕 , 全城浓烈的艺术交易氛围却仍在延续 。 即日起至12日 , 上海博古斋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亮相上海大剧院八楼 , 甄选1800余件古籍佳品 , 以“古籍文献·金石书画(一)/(二)”和“万象-古籍善本·书画精品”两个主题专场呈现 , 让广大古籍爱好者大饱眼福 。 并且 , 除了现场观赏预展、参与拍卖 , 藏家还可登陆“博古斋在线”小程序 , 同步观赏拍品、线上参与现场竞投 。
作为朵云轩集团旗下专注于古籍善本拍卖的知名品牌 , 上海博古斋自成立以来 , 始终致力于古籍善本的发掘与传播 , 专注古籍文化传承 , 发扬海派创新精神 。 目前 , 它一方面依托“博古斋在线”小程序等数字技术 , 跨越时空与地域限制 , 推动古籍善本跳脱“专业”门槛 , 走向大众;另一方面立足古籍专业优势 , 打通古籍研究与流通市场 , 形成了由民间发掘、平台交换、学术输送与大众推广的古籍文化发掘与传播闭环 。
【古籍|1800余件古籍佳品集结,推动中华经典文化走向大众】古籍|1800余件古籍佳品集结,推动中华经典文化走向大众
本文图片

传统刻本主题中 , 明版自然是永恒的热点 。 此次拍卖会上 , 博古斋避开闵凌套印、覆刻世德堂六子及韩柳文之类的明刻 , 另辟蹊径展现藏家梦寐以求的明刻集部类古籍 。 例如经折装本明万历间绣水沈氏尚白斋刻本《陈眉珍珠船》四卷 , 明万历四年至五年凌氏桂芝馆刻本《左国膄词》八卷 , 明刻本《广虞初志》四卷《续虞初志》四卷 , 明嘉靖十五年(1536)秦汴绣石书堂刻本《锦绣万花谷》 , 明万历十六年(1588)陆弼刻本《丹铅总录》二十七卷 , 明周应麐刻本《袁中郎十集》十六卷 , 明天启间刻本《玉茗堂文》十六卷《赋》六卷等 , 皆为明代刻印之明人名集 。
古籍|1800余件古籍佳品集结,推动中华经典文化走向大众
本文图片

明袁宏道撰袁中郎十集十六卷
清代刻书中 , 禁毁书亦是市场中的热点 。 明末清初之际诸大家书翰甚富甚精 , 可惜清康熙后明季诸贤诗文集被毁者不少 。 此次拍卖会亦搜索了诸多精品 , 许多乃是拍场首见之本 。 例如清康熙元年(1662)赖古堂刻本《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十二卷 , 清乾隆间水绘庵刻本《同人集》十二卷 ,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蒋国祥刻本《箧衍集》十二卷 , 皆为其中的代表 。
“缮本”一般指的是雕版字体工整秀丽又经过精审的校勘的书籍 。 此次集中呈现了历代精刻本一批 , 如清乾隆间霁云阁精写刻本《邗江杂咏一卷附题词》 ,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陈氏家刻本《迦陵先生填词图》二种 , 清乾隆刻本《刘海峰文集》八卷 , 清光绪刻本《墨霞堂诗钞二种》等 。
古籍|1800余件古籍佳品集结,推动中华经典文化走向大众
本文图片

迦陵先生填词图二种
此外 , 沈曾植“海日楼丛札”专题引人注目 。 沈曾植为清末民初大儒 , 一生撰述颇丰 , 研究范围跨越中西、博通古今 , 涉足领域十分广泛 。 王国维在《沈乙應尚书七十寿序》中特别概括过其学术成就 。 他精研西北、南洋边疆史地 , 通晓历朝法制 , 还深谙佛学 。 此外 , 沈曾植与陈三立、郑孝胥、陈衍同为清末重要文学流派同光诗体派代表人物 , 有《海日楼诗集》《海日楼文集》传世 。 沈曾植书法造诣也颇高 , 对金石、碑帖、书画、版本均有研究 。 本次拍卖会以“海日楼丛札”专题 , 展现了一组沈曾植未刊稿及一些已刊诗文的草稿 , 丛札大致可分六个部分:学术考证、历史地理公文、诗词及札记、宗教、书法、友人唱和诗稿 。 内容涉及书法、书法理论、策论、小学、诗词及友人唱和 , 为人们展现这一时期的诸多研究材料 。